分类: 外贸商机

Foreign trade business

2021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5.0% 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83亿元,同比增长36.4%。从环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43%。    分产业看,*产业投资1037亿元,   同比增长61.3%;第二产业投资12190亿元,增长34.1%;第三产业投资32009亿元,增长34.6%。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1%。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5.8%;制造业投资增长3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5%。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6.6%。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7.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2.3%;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0.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2.9%。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36.2%;中部地区投资增长49.4%;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6.5%;东北地区投资增长26.4%。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4.8%;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50.0%;外商企业投资增长22.9%。 2021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 标 2021年1-2月份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35.0   其中:国有控股 32.9   其中:民间投资 36.4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45.9 设备工器具购置 26.8 其他费用 13.2 分产业     *产业 61.3   第二产业 34.1   第三产业 34.6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59.9   采矿业 15.8   制造业 37.3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54.4       食品制造业 37.6       纺织业 24.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3.2       医药制造业 64.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8.8       金属制品业 3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2       专用设备制造业 60.2       汽车制造业 16.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40.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8.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1.0     其中:铁路运输业 52.9        道路运输业 3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2.2     其中:水利管理业 47.2        公共设施管理业 42.3   教育 53.0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4.3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34.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0.0 外商投资企业 22.9 注:此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执行。划分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执行。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统计单位均要填报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由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填报。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填报,未登记的,按投资者的登记注册类型或有关文件的规定填报。   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程序,对2020年2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1年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 度 月 份 环比增速(%) 2020年 2月 -20.86 3月 4.51 4月 4.03 5月 3.63 6月 3.21 7月 2.84 8月 2.52 9月 2.25 10月 2.10 11月 2.07 12月 2.12 2021年 1月 2.51 2月 2.43    7.同比增速说明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两年平均增速说明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021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表1: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城市 环比 同比 定基 城市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北  京 100.7 103.4 102.5 唐  山 99.8 109.2 103.8 天  津 100.4 102.3 101.4 秦 * 岛 99.8 103.3 100.9 石 家 庄 99.8 102.7 101.2 包  头 99.7 102.5 101.2 太  原 99.9 99.2 98.7 丹  东 100.5 106.3 104.0 呼和浩特 99.8 104.5 102.3 锦  州 100.5 106.9 103.8 沈  阳 100.0 105.1 102.3 吉  林 100.6 103.4 101.4 大  连 100.2 104.5 102.3 牡 丹 江 99.8 97.6 98.4 长  春 99.8 102.6 100.7 无  锡 100.2 105.6 102.3 哈 尔 滨 100.4 100.3 99.4 徐  州 101.2 110.3 105.8 上  海 100.5 105.0 103.0 扬  州 100.7 107.7 104.9 南  京 100.5 105.7 102.5 温  州 100.2 104.9 102.5 杭  州 100.2 104.5 101.2 金  华 100.4 106.3 104.0 宁  波 100.5 104.9 102.5 蚌  埠 100.3 105.8 103.3 合  肥 100.6 105.0 104.1 安  庆 99.6 98.5 99.8 福  州 100.3 105.1 103.2 泉  州 100.7 107.1 104.3 厦  门 100.4 105.1 103.3 九  江 100.8 103.6 102.2 南  昌 100.1 100.9 100.5 赣  州 100.6 105.1 103.4 济  南 100.4 100.2 100.1 烟  台 100.3 104.6 102.5 青  岛 100.3 103.4 102.0 济  宁 100.6 109.4 105.9 郑  州 100.5 100.3 100.2 洛  阳 100.0 102.2 101.3 武  汉 100.4 105.0 103.3 平 顶 山 100.3 103.6 102.2 长  沙 101.0 105.6 103.5 宜  昌 100.4 103.3 102.1 广  州 100.9 106.9 105.5 襄  阳 100.2 103.7 102.5 深  圳 100.1 103.8 101.8 岳  阳 100.4 101.8 100.5 南  宁 100.5 105.5 103.0 常  德 100.2 98.3 99.0 海  口 100.6 103.8 102.5 韶  关 100.6 101.2 101.0 重  庆 100.4 105.7 102.9 湛  江 100.8 102.1 102.1 成  都 100.7 106.5 103.6 惠  州 100.2 107.4 103.8 贵  阳 100.4 103.2 102.7 桂  林 100.5 101.2 100.7 昆  明 100.7 106.5 103.8 北  海 99.7 95.8 97.1 西  安 100.8 107.4 104.4 三  亚 100.2 104.8 103.6 兰  州 100.7 105.6 104.0 泸  州 99.6 99.8 99.1 西  宁 100.6 109.1 105.1 南  充 100.8 100.8 99.7 银  川 100.8 114.9 107.5 遵  义 100.6 101.4 101.2 乌鲁木齐 100.9 104.6 102.5 大  理 99.8 100.2 99.8  表2: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城市 环比 同比 定基 城市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北  京 101.2 108.5 105.2 唐  山 100.6 107.7 104.0 天  津 100.1 97.1 98.6 秦 * 岛 99.8 103.3 101.4 石 家 庄 99.8 97.7 98.6 包  头 100.2 102.0 101.3 太  原 99.8 97.4 98.2 丹  东 100.2 104.5 102.9 呼和浩特 100.2 99.3 99.7 锦  州 100.2 99.6 99.7 沈  阳 100.4 107.4 103.5 吉  林 100.1 98.4 98.9 大  连 100.5 107.0 103.8 牡 丹 江 99.8 90.1 94.9 长  春 99.6 98.3 97.9 无  锡 100.3 108.5 104.2 哈 尔 滨 100.4 96.3 97.4 徐  州 100.3 108.8 105.3 上  海 101.3 108.8 105.8 扬  州 100.5 105.5 103.8 南  京 100.6 105.2 103.2 温  州 100.8 106.6 103.9 杭  州 100.4 108.2 104.3 金  华 100.5 107.0 104.8 宁  波 100.7 110.1 105.9 蚌  埠 100.3 104.2 102.7 合  肥 100.8 105.8 104.0 安  庆 99.6 98.4 98.5 福  州 100.6 104.1 102.9 泉  州 100.8 106.1 104.5 厦  门 100.5 105.6 103.5 九  江 100.5 102.4 101.9 南  昌 99.9 100.1 100.7 赣  州 100.3 102.5 101.5 济  南 99.8 98.0 98.5 烟  台 100.3 100.6 101.1 青  岛 100.3 98.8 99.3 济  宁 100.5 106.0 104.0 郑  州 100.3 97.2 99.0 洛  阳 99.9 102.8 101.4 武  汉 100.5 101.6 101.3 平 顶 山 100.4 103.7 102.2 长  沙 100.5 102.7 102.4 宜  昌 99.8 99.1 99.5 广  州 101.0 109.8 107.0 襄  阳 99.8 98.6 99.1 深  圳 100.9 116.0 108.6 岳  阳 99.7 101.1 100.0 南  宁 100.2 103.3 102.1 常  德 100.0 98.2 99.4 海  口 100.5 103.2 103.0 韶  关 100.1 100.3 100.4 重  庆 100.2 100.7 100.9 湛  江 100.3 98.8 99.9 成  都 100.8 109.3 104.7 惠  州 100.6 104.5 103.3 贵  阳 100.1 96.8 98.2 桂  林 100.2 102.6 101.6 昆  明 100.8 104.4 102.9 北  海 99.8 96.7 98.2 西  安 100.9 104.7 103.6 三  亚 100.7 101.3 102.0 兰  州 100.6 104.4 103.0 泸  州 100.4 98.4 99.5 西  宁 100.4 108.7 104.9 南  充 99.8 95.1 96.7 银  川 100.5 110.0 105.4 遵  义 100.2 100.9 100.7 乌鲁木齐 100.5 107.2 103.8 大  理 100.6 102.6 101.5  表3: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一)  城市 90m2及以下 90-144m2 144m2以上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北  京 100.5 103.2 101.6 100.4 102.2 101.4 100.9 104.3 103.8 天  津 100.5 102.0 101.3 100.5 102.2 101.3 100.2 103.3 101.8 石 家 庄 100.1 102.0 101.7 99.6 102.7 101.0 99.9 103.0 101.3 太  原 100.0 100.5 99.5 100.1 99.1 98.7 99.6 98.8 98.4 呼和浩特 99.1 103.1 101.3 99.9 104.9 102.4 99.9 104.3 102.4 沈  阳 100.2 104.8 102.1 100.0 105.1 102.3 99.8 105.5 102.5 大  连 100.8 106.0 102.9 100.1 103.5 102.0 99.7 105.0 102.3 长  春 99.9 103.1 101.2 99.5 101.9 100.2 100.0 102.9 100.9 哈 尔 滨 100.3 100.1 99.1 100.6 100.3 99.4 100.0 101.0 99.9 上  海 100.3 105.0 102.8 100.4 105.7 103.3 100.8 104.1 102.6 南  京 100.4 105.3 102.3 100.3 105.5 102.4 101.1 106.4 103.0 杭  州 100.1 105.5 101.7 100.2 104.1 100.9 100.4 104.9 101.5 宁  波 100.4 105.4 102.8 100.5 104.8 102.5 100.6 104.8 102.5 合  肥 101.0 104.0 103.3 100.5 104.9 104.1 100.8 105.7 104.5 福  州 100.6 104.2 103.4 100.2 105.3 103.1 100.1 105.7 103.4 厦  门 100.2 104.8 102.9 100.4 104.6 103.3 100.5 106.0 103.6 南  昌 100.5 101.0 100.8 100.1 100.7 100.2 100.0 101.6 101.4 济  南 100.2 100.0 99.8 100.5 100.3 100.4 100.0 99.7 99.2 青  岛 100.4 103.0 101.9 100.3 103.0 101.8 100.2 104.3 102.5 郑  州 100.5 100.2 100.3 100.6 100.0 99.9 100.1 101.2 100.8 武  汉 100.3 105.4 103.4 100.5 104.8 103.2 100.0 105.9 103.5 长  沙 100.3 105.0 102.9 101.3 105.7 103.8 100.5 105.9 102.8 广  州 101.3 108.6 106.4 100.8 106.5 105.3 100.7 106.3 104.8 深  圳 100.2 104.4 102.0 100.0 102.9 101.3 100.4 105.2 102.7 南  宁 100.6 106.0 103.6 100.3 105.0 102.7 101.2 107.8 104.5 海  口 101.4 103.1 102.4 100.4 104.3 102.7 100.6 102.5 102.1 重  庆 100.1 106.6 103.4 100.8 105.8 102.8 99.5 104.6 102.9 成  都 100.6 108.2 104.2 100.7 105.5 103.4 100.9 107.7 103.9 贵  阳 100.0 102.3 102.0 100.5 103.3 102.7 100.5 103.3 102.8 昆  明 100.6 108.5 105.0 100.7 105.9 103.4 100.8 107.7 104.4 西  安 100.3 110.0 105.4 101.0 107.2 104.4 100.5 106.6 104.1 兰  州 101.0 107.9 105.1 100.7 105.2 104.0 100.3 105.3 103.4 西  宁 100.3 107.3 104.4 100.6 109.4 105.1 100.9 109.0 105.4 银  川 100.5 113.0 107.0 100.6 115.3 107.6 101.6 114.4 107.3 乌鲁木齐 100.7 105.7 103.2 100.9 103.8 102.1 100.8 107.0 104.0  表3: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二)  城市 90m2及以下 90-144m2 144m2以上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唐  山 99.7 109.0 103.7 99.9 109.5 103.9 99.6 108.4 103.5 秦 * 岛 100.0 102.9 100.7 99.9 103.6 101.1 99.5 102.5 100.4 包  头 100.5 103.3 102.4 99.5 102.2 101.0 100.1 103.1 101.7 丹  东 100.4 105.7 104.0 100.7 106.5 104.0 100.3 106.2 103.9 锦  州 100.5 105.4 103.2 100.6 107.9 104.2 100.4 105.6 103.0 吉  林 100.4 102.1 100.8 100.7 104.2 101.7 100.3 102.5 100.7 牡 丹 江 99.6 98.9 98.9 99.9 96.8 98.2 100.0 99.1 99.2 无  锡 100.2 104.9 101.6 100.2 106.0 102.6 100.1 104.6 101.6 徐  州 100.5 110.1 105.2 101.1 110.5 105.9 102.0 108.9 105.0 扬  州 101.1 109.9 106.5 100.6 107.4 104.7 100.8 108.0 104.9 温  州 100.0 105.7 102.8 100.3 104.8 102.4 100.2 104.6 102.6 金  华 100.5 106.5 104.2 100.4 106.6 104.1 100.4 105.3 103.3 蚌  埠 100.3 104.7 102.8 100.1 105.9 103.4 100.7 106.3 103.2 安  庆 99.5 97.9 99.1 99.6 98.5 100.0 99.3 98.6 99.7 泉  州 100.3 108.4 105.5 100.8 106.9 104.2 100.6 106.7 103.9 九  江 100.6 103.6 101.6 100.8 103.7 102.2 101.1 103.2 102.4 赣  州 100.6 104.8 104.3 100.6 104.7 103.0 100.4 106.7 104.0 烟  台 100.2 104.4 102.4 100.3 104.4 102.4 100.3 105.8 102.8 济  宁 101.4 109.4 105.7 100.4 109.5 105.7 100.9 109.3 106.3 洛  阳 100.0 101.3 100.4 100.1 102.3 101.4 99.7 102.3 101.3 平 顶 山 99.9 104.1 101.8 100.4 103.4 102.2 99.8 104.1 102.6 宜  昌 100.2 103.3 102.5 100.5 103.3 101.9 100.0 103.4 102.4 襄  阳 100.2 103.9 102.7 100.1 103.4 102.4 100.2 105.9 103.1 岳  阳 100.7 101.4 100.0 100.2 101.7 100.4 100.4 102.3 101.1 常  德 99.9 99.2 99.7 100.3 98.0 98.8 100.1 99.4 99.5 韶  关 100.3 102.9 102.4 100.6 101.1 101.0 100.8 100.6 100.5 湛  江 101.5 102.7 102.7 100.7 101.7 101.8 100.7 103.4 103.2 惠  州 100.1 107.2 103.6 100.3 107.5 103.8 100.0 107.1 104.1 桂  林 100.7 100.1 100.4 100.4 101.4 100.8 100.4 102.7 101.4 北  海 99.9 96.7 97.6 99.6 94.6 96.5 98.9 95.6 97.4 三  亚 99.9 105.6 103.3 100.4 104.8 103.9 100.0 103.5 102.8 泸  州 99.9 99.6 99.3 99.7 100.0 99.2 98.3 99.3 98.5 南  充 100.8 100.1 99.1 101.0 101.0 100.0 100.3 101.8 99.5 遵  义 101.0 101.1 101.1 100.4 101.6 101.1 101.4 100.5 101.6 大  理 100.6 101.2 100.8 99.6 100.1 99.9 99.8 100.0 99.2  表4: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一)  城市 90m2及以下 90-144m2 144m2以上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北  京 101.6 108.5 105.2 101.2 107.8 104.8 100.5 109.9 105.6 天  津 100.1 97.2 98.9 100.2 97.5 98.5 99.6 95.1 97.6 石 家 庄 100.4 98.9 99.4 99.3 96.6 97.8 100.0 98.2 98.8 太  原 99.7 97.1 98.7 100.1 98.3 98.3 99.4 96.5 96.5 呼和浩特 100.3 98.9 99.5 100.5 99.7 100.1 99.1 99.6 99.3 沈  阳 100.7 107.6 103.7 100.2 106.9 103.3 99.9 108.1 103.5 大  连 100.6 106.7 103.8 100.5 107.7 104.0 100.4 106.8 103.1 长  春 100.0 99.3 98.7 99.0 96.9 96.9 99.6 98.4 97.8 哈 尔 滨 100.4 96.4 97.6 100.4 96.4 97.7 100.3 96.0 96.3 上  海 101.4 109.2 106.6 101.6 108.8 105.6 100.5 107.4 104.1 南  京 100.8 104.1 102.4 100.2 106.2 104.1 100.5 106.4 103.8 杭  州 100.4 108.8 104.6 100.5 107.0 103.8 100.3 108.3 104.3 宁  波 101.0 110.9 106.6 100.4 109.5 105.4 100.7 109.5 105.4 合  肥 100.7 105.3 103.6 100.7 105.9 104.0 101.2 106.9 105.0 福  州 100.8 104.2 103.3 100.3 103.3 102.1 100.9 106.2 104.1 厦  门 100.6 106.0 103.8 100.3 105.7 103.4 100.6 105.0 103.1 南  昌 99.3 99.5 100.6 100.3 100.5 100.7 99.9 100.1 100.9 济  南 99.6 97.9 98.6 99.8 98.0 98.5 99.9 98.0 98.4 青  岛 100.7 98.6 99.3 100.0 99.2 99.4 99.9 98.5 99.0 郑  州 100.6 97.8 99.3 100.0 96.7 98.7 100.3 97.0 98.9 武  汉 100.0 100.4 100.3 100.7 102.6 102.1 100.9 101.6 101.4 长  沙 100.1 102.0 102.0 101.1 103.4 103.1 100.2 102.5 101.6 广  州 100.8 110.0 106.7 101.1 110.2 107.8 101.0 108.3 105.4 深  圳 101.0 117.6 109.7 101.0 115.1 107.8 100.7 111.5 106.0 南  宁 100.0 103.7 102.4 100.2 103.3 102.0 100.4 102.8 101.8 海  口 100.5 103.3 102.8 100.5 103.8 103.1 100.7 101.5 103.1 重  庆 100.3 100.3 100.9 100.1 101.2 100.9 100.0 101.1 101.1 成  都 100.6 109.3 104.3 100.8 108.6 104.7 101.8 110.7 105.7 贵  阳 100.1 96.7 98.6 99.8 96.3 97.8 100.8 97.9 98.8 昆  明 100.7 103.3 102.6 101.0 104.0 102.6 100.7 107.1 104.1 西  安 101.3 103.7 103.4 100.5 105.3 103.6 101.6 105.3 104.0 兰  州 101.0 106.3 103.8 100.2 103.1 102.7 100.0 102.0 101.4 西  宁 100.6 109.0 106.1 100.3 108.1 103.8 100.3 110.2 106.0 银  川 100.4 109.2 104.5 100.5 110.3 105.7 100.3 110.4 105.6 乌鲁木齐 101.1 108.5 104.9 100.1 106.0 102.8 100.7 107.5 104.5  表4:2021年2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类指数(二)  城市 90m2及以下 90-144m2 144m2以上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环比 同比 定基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上月=100 上年同月=100 2020年=100 唐  山 100.5 107.8 104.2 100.6 107.7 103.7 100.4 106.8 103.5 秦 * 岛 99.9 104.4 101.8 99.6 102.4 100.9 99.9 102.1 101.0 包  头 100.3 102.1 101.8 100.2 102.9 101.3 99.9 99.0 100.0 丹  东 100.2 104.2 102.9 100.1 105.2 103.2 100.3 103.6 102.1 锦  州 100.2 99.6 100.1 100.3 99.3 99.2 100.2 100.9 100.3 吉  林 100.2 99.3 99.4 100.1 97.3 98.2 99.9 98.4 99.0 牡 丹 江 99.7 89.6 94.4 99.9 91.0 95.6 100.0 90.3 95.4 无  锡 100.3 108.7 104.5 100.2 108.4 103.8 100.6 108.2 104.6 徐  州 100.6 109.5 105.9 100.0 108.6 104.6 100.7 107.8 106.0 扬  州 100.1 105.1 103.2 100.9 105.9 104.3 100.5 105.5 104.0 温  州 101.0 106.2 103.9 100.8 107.1 104.1 100.4 106.3 103.5 金  华 100.4 108.3 105.4 100.6 106.8 105.0 100.5 104.5 103.4 蚌  埠 100.1 104.2 102.5 100.5 104.2 102.8 100.1 105.6 103.1 安  庆 99.6 99.0 98.6 99.7 98.1 98.5 99.4 97.5 97.6 泉  州 100.9 106.9 104.7 101.0 106.1 104.7 100.3 105.5 104.0 九  江 100.1 103.4 102.2 100.8 102.0 101.9 100.4 101.3 100.9 赣  州 100.0 102.7 101.7 100.4 102.6 101.5 100.1 102.3 101.5 烟  台 100.4 100.4 100.8 100.2 101.1 101.5 100.4 100.2 101.3 济  宁 100.3 106.1 103.7 100.7 106.0 104.0 100.2 106.2 104.5 洛  阳 100.1 102.1 100.9 100.0 103.5 101.8 99.2 102.0 101.1 平 顶 山 99.7 104.0 102.3 100.9 103.8 102.3 100.1 103.0 101.7 宜  昌 99.9 99.4 99.9 99.8 98.9 99.3 99.6 99.4 99.6 襄  阳 99.6 98.8 99.3 100.0 98.8 99.2 99.2 97.1 98.5 岳  阳 99.7 98.8 98.9 99.8 102.5 100.7 99.3 99.9 99.1 常  德 99.9 99.1 99.7 99.8 97.5 98.9 100.3 98.6 100.2 韶  关 100.1 101.7 100.9 100.2 99.8 100.4 100.0 100.3 100.3 湛  江 100.4 98.6 100.0 100.4 98.8 100.0 100.0 99.0 99.7 惠  州 100.4 103.8 103.1 100.6 104.1 103.3 100.7 106.4 103.9 桂  林 100.1 101.4 100.6 100.0 102.2 101.6 101.0 105.6 103.1 北  海 99.9 96.9 98.3 99.8 96.3 97.5 99.8 96.8 99.0 三  亚 100.2 100.6 101.9 101.5 101.7 102.2 100.6 101.7 102.0 泸  州 100.2 98.2 99.5 100.4 98.2 99.4 100.7 99.5 100.2 南  充 99.8 95.2 97.0 99.9 95.3 96.7 99.5 94.1 96.0 遵  义 100.5 101.9 101.4 100.1 100.6 100.5 100.0 100.5 100.4 大  理 100.8 102.5 101.7 100.4 103.0 101.5 100.6 102.2 101.2    附注:   1.调查范围:各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   2.调查方法: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面积、金额等资料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房地产经纪机构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   3.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详见中国统计信息网《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   4.如当月无成交,则视为价格总体水平无变动。 

2021年3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卓创资讯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3月上旬与2月下旬相比,34种产品价格上涨,12种下降,4种持平。 2021年3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本期价格(元) 比上期 价格涨跌(元) 涨跌幅 (%) 一、黑色金属         螺纹钢(Φ16-25mm,HRB400E) 吨 4672.0 55.2 1.2 线材(Φ6.5mm,HPB300) 吨 4783.9 67.0 1.4 普通中板(20mm,Q235) 吨 4935.2 89.9 1.9 热轧普通薄板(3mm,Q235) 吨 5009.3 50.4 1.0 无缝钢管(219*6,20#) 吨 5515.1 101.8 1.9 角钢(5#) 吨 4875.6 92.2 1.9 二、有色金属         电解铜(1#) 吨 66493.5 -1802.5 -2.6 铝锭(A00) 吨 17223.3 218.6 1.3 铅锭(1#) 吨 15027.4 -748.0 -4.7 锌锭(0#) 吨 21398.8 -425.2 -1.9 三、化工产品         硫酸(98%) 吨 462.5 63.5 15.9 烧碱(液碱,32%) 吨 436.4 2.9 0.7 甲醇(优等品) 吨 2286.8 97.1 4.4 纯苯(石油苯,工业级) 吨 6576.9 113.9 1.8 苯乙烯(一级品) 吨 9632.0 19.3 0.2 聚乙烯(LLDPE,7042) 吨 9148.3 140.4 1.6 聚丙烯(T30S) 吨 9583.0 113.2 1.2 聚氯乙烯(SG5) 吨 8528.1 -158.6 -1.8 顺丁胶(BR9000) 吨 13297.5 396.5 3.1 涤纶长丝(FDY150D/96F) 吨 8065.6 460.6 6.1 四、石油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LNG) 吨 3320.0 -193.9 -5.5 液化石油气(LPG) 吨 3875.6 148.0 4.0 汽油(95#国VI) 吨 7402.3 250.6 3.5 汽油(92#国VI) 吨 7157.5 253.7 3.7 柴油(0#国VI) 吨 6024.1 255.8 4.4 石蜡(58#半) 吨 6294.6 306.3 5.1 五、煤炭         无烟煤(洗中块) 吨 950.0 0.0 0.0 普通混煤(4500大卡) 吨 466.6 5.6 1.2 山西大混(5000大卡) 吨 530.3 15.8 3.1 山西优混(5500大卡) 吨 603.4 17.9 3.1 大同混煤(5800大卡) 吨 633.4 14.4 2.3 焦煤(主焦煤) 吨 1540.0 0.0 0.0 焦炭(二级冶金焦) 吨 2511.0 -135.0 -5.1 六、非金属建材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袋装) 吨 465.7 -3.9 -0.8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散装) 吨 416.1 -1.7 -0.4 浮法平板玻璃(4.8/5mm) 吨 2211.8 96.5 4.6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稻米(粳稻米) 吨 4097.5 -2.0 0.0 小麦(国标三等) 吨 2561.3 14.5 0.6 玉米(黄玉米二等) 吨 2915.2 7.0 0.2 棉花(皮棉,白棉三级) 吨 16527.8 10.6 0.1 生猪(外三元) 千克 29.2 1.8 6.6 大豆(黄豆) 吨 5442.5 61.2 1.1 豆粕(粗蛋白含量≥43%) 吨 3615.3 -180.1 -4.7 花生(油料花生米) 吨 9612.5 -62.5 -0.6 八、农业生产资料         尿素(小颗料) 吨 2179.9 -47.4 -2.1 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 吨 2401.6 24.1 1.0 农药(草甘膦,95%原药) 吨 29862.5 462.5 1.6 九、林产品         天然橡胶(标准胶SCRWF) 吨 14813.4 -917.9 -5.8 纸浆(漂白化学浆) 吨 6515.0 111.0 1.7 瓦楞纸(高强) 吨 4231.0 1.0 0.0 注:上期为2021年2月下旬。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存在时滞,两者的变动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监测内容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内容包括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类别与产品规格说明详见附表。   3.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4.监测方法   价格监测方法包括信息员现场采价,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询价等。   5.涨跌个数的统计   产品价格上涨、下降、持平个数按照涨跌幅(%)进行统计。   6.发布日期   每月4日、14日、24日发布上一旬数据,节假日顺延。 附表: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产品规格说明表  序号 监测产品 规格型号 说明   一、黑色金属      1   螺纹钢 Φ16-25mm,HRB400E 屈服强度≥400MPa  2 线材 Φ6.5mm,HPB300 屈服强度≥300MPa  3 普通中板 20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4 热轧普通薄板 3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5 无缝钢管 219*6,20# 20#钢材,屈服强度≥245MPa  6 角钢 5# 屈服强度≥235MPa   二、有色金属      7 电解铜 1# 铜与银质量分数≥99.95%  8 铝锭 A00 铝质量分数≥99.7%  9 铅锭 1# 铅质量分数≥99.994% 10 锌锭 0# 锌质量分数≥99.995%   三、化工产品     11  硫酸 98% H2SO4质量分数≥98% 12 烧碱(液碱) 32% NaOH质量分数≥32%的离子膜碱 13 甲醇 优等品 水质量含量≤0.10% 14 纯苯(石油苯) 工业级 苯纯度≥99.8% 15 苯乙烯 一级品 纯度≥99.5% 16 聚乙烯(LLDPE) 7042 熔指:2.0±0.5g/10min 17 聚丙烯 T30S 熔指:3.0±0.9g/10min 18 聚氯乙烯 SG5 K值:66-68 19 顺丁胶 BR9000 块状、乳白色,灰分≤0.20% 20 涤纶长丝 FDY150D/96F 150旦,AA级   四、石油天然气     21 液化天然气 LNG 甲烷含量≥75%,密度≥430kg/m3 22 液化石油气 LPG 饱和蒸汽压1380-1430kPa 23 汽油 95#国VI 国VI标准 24 汽油 92#国VI 国VI标准 25 柴油 0#国VI 国VI标准 26 石蜡 58#半 熔点不低于58℃   五、煤炭     27 无烟煤 洗中块 挥发分≤8% 28 普通混煤 4500大卡 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 29 山西大混 5000大卡 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 30 山西优混 5500大卡 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 31 大同混煤 5800大卡 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 32 焦煤  主焦煤 含硫量<1% 33 焦炭 二级冶金焦 12.01%≤灰分≤13.50%   六、非金属建材     34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袋装 抗压强度42.5MPa 3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散装 抗压强度42.5MPa 36 浮法平板玻璃 4.8/5mm 厚度为4.8/5mm的无色透明玻璃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37 稻米 粳稻米 杂质≤0.25%,水分≤15.5% 38 小麦 国标三等 杂质≤1.0%,水分≤12.5% 39 玉米 黄玉米二等 杂质≤1.0%,水分≤14.0% 40 棉花(皮棉) 白棉三级 纤维长度≥28mm,白或乳白色 41 生猪 外三元 三种外国猪杂交的肉食猪 42 大豆 黄豆 杂质≤1.0%,水分≤13.0% 43 豆粕 粗蛋白含量≥43% 粗蛋白≥43%,水分≤13.0% 44 花生 油料花生米 杂质≤1.0%,水分≤9.0%   八、农业生产资料     45 尿素 小颗料 总氮≥46%,水分≤1.0% 46 复合肥 硫酸钾复合肥 氮磷钾含量45% 47 农药(草甘膦) 95%原药 草甘膦质量分数≥95%   九、林产品     48 天然橡胶 标准胶SCRWF 杂质含量≤0.05%,灰分≤0.5% 49 纸浆 漂白化学浆 亮度≥80%,黏度≥600cm³/g 50 瓦楞纸 高强 80-160g/m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1年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有升有降  同比涨幅有所上升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1年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1年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有升有降,同比涨幅较上月有所上升。   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有升有降   据测算,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5%、0.9%和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2%、1.3%、1.0%和0.9%。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4%,涨幅均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有所上升   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影响,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据测算,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8%和10.8%,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6和1.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5%和2.9%,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6%和1.9%,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解读1—2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工业生产继续加快 稳定恢复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解读1—2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受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1—2月份工业生产增速较高。剔除基数影响看,工业生产延续了去年3月份以来的稳步回升态势,多数行业持续恢复,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加快,工业品出口增势强劲。 一是工业生产增势较好。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去年1—2月份为下降13.5%),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长5.5%,与近几年正常年份同期水平相近;制造业增长39.5%,两年平均增长8.4%,好于近几年正常水平。 二是就地过年、稳岗留工政策效应显现。今年春节期间,企业开工时间总体早于往年。据对全国近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的开工情况快速调查显示,调查企业春节期间平均放假天数为7.5天,明显少于正常年份。另一方面,员工到岗情况好于往年,调查企业中,近一半企业有超九成员工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提振作用较大。 三是多数行业持续恢复。从行业面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除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行业下降外,40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7个行业增长10%—30%,13个行业增长30%—50%,8个行业增速在50%以上。从两年平均看,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75.6%。 四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势明显。1—2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9%、49.2%;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分别增长10.2%、13.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1、4.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1—2月份,汽车、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子、医药行业分别增长70.9%、69.4%、62.4%、59.2%、48.5%、41.6%。从产品看,工程机械、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实现翻番增长;受防疫物资需求大增、疫苗量产上市、出口较旺等因素带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与疫苗和检测试剂盒密切相关的生物药品制品均大幅增长。 五是出口带动作用强劲。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生产订单回流国内带动工业出口,1—2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2.5%,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7%,两年平均增长7.4%,延续了去年11月份以来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有力带动工业生产加快增长。其中,1—2月份,*大出口行业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48.3%;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金属制品等主要装备行业出口增速均超过50%;国外防疫抗疫产品需求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医药制造业出口增长92.2%。受出口需求高增长等因素带动,笔记本计算机、金属集装箱以及电冰箱、冷柜等家电产品生产均实现较快增长。 总体看,1—2月份工业生产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消费恢复依然较慢,工业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 部分消费品行业生产尚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工业生产仍然存在不平衡问题。同时,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也对节能减排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了压力。下一步,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消费潜力,依靠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工业生产稳定恢复态势。 注:[1]通常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1—2月份消费市场恢复性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2021年1—2月份,消费市场延续上年稳定复苏态势。商品销售继续改善,部分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势头不减,实体店零售经营明显回升。 一、复苏态势稳,同期基数低,消费市场同比快速增长 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消费市场延续了上年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2021年1—2月份,受同期基数较低影响,消费市场同比增速较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4.3%。与2019年1—2月份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1—2月份为基期,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为3.2%。 图  2020年以来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二、消费潜力足,部分境外消费回流,商品销售加快复苏 商品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在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商品零售明显恢复。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与2019年1—2月份相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速为3.8%;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全部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基本生活类和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均较快增长。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0%,在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汽车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7.6%,两年平均增速为5.8%。 部分境外消费回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居民出境购物活动减少,部分消费需求转向境内,带动化妆品、金银珠宝、钟表、箱包等商品销售增长。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超过30%。从两年平均增速看,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为9.9%和8.2%,包括钟表、箱包等在内的日用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为12.1%。 三、新业态发展快,实体店客流回升,线上线下消费增势良好 居民网络购物热情不减。2020年初居家生活、办公期间,众多消费者形成“网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消费习惯,线上购物实现逆势增长。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居民网络购物意愿不减,新业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1年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6个百分点,比2020年全年提高15.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16.0%。 实体店铺经营明显改善。与上年同期比,今年年初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大幅增加,实体店客流量显著回升,实体店经营明显改善。1—2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5.2%,两年平均增长4.1%。 但要看到,局部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部分消费领域短期影响明显。2021年年初河北、黑龙江等地发生聚集性疫情,部分地区疫情防控趋紧,具有接触性特征的消费受到一定影响。1—2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0%;限额以上单位客房收入同比增长42.5%,两年平均下降13.8%。 下阶段,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随着促进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稳定复苏态势有望延续。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1年1—2月份投资数据

投资增速恢复性反弹  投资结构持续性优化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1年1—2月份投资数据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增速恢复性反弹,投资结构持续性优化。2021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稳步恢复 1—2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两年平均增长11.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0.3%,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9.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6.6%,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64.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9.8%,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88.4%,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85.3%,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64.5%。 1—2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1.4%。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68.9%,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61.7%,教育民间投资增长56.3%,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2.0%,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38.5%。 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民生相关投资继续增加 1—2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两年平均增长8.8%。其中,卫生投资增长63.0%,两年平均增长20.3%;教育投资增长53.0%,两年平均增长9.4%。 1—2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5%。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9%。 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稳定恢复,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有力 1—2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两年平均下降1.6%。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67.5%,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2.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7.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9.5%。 1—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3.4%。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50.9%,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8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63.2%。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8.1%,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38.7%。 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7.6%。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1.9%;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51.2%;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增长11.0%。 四、稳投资政策持续显效,投资到位资金保障有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有力支撑。1—2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0.1%,高于全部投资5.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高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1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1年3月15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回升,您认为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中国经济的开局表现?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从刚才发布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来看,同比指标确实呈现了大幅增长。综合来看,同比的大幅增长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因素持续显现。去年二季度以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今年以来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局部聚集性、散发性疫情,但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宏观政策实施有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积*因素累积增多。 二是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1-2月份,我国对东盟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0%以上,对美国出口额增长70%以上。 三是就地过年对工业生产起到提振作用。今年春节多地倡导就地过年,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留岗工作人员给予经济补偿,企业开工和项目施工的时间明显延长,员工到岗的情况也是好于往年,支撑了工业生产等指标回升。国家统计局对近5000家工业企业开展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平均放假天数7.5天,明显少于正常年份。调查结果还显示,大概接近一半被调查企业表示超过九成员工选择就地过年。因此,就地过年的政策对工业生产延长开工时间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四是从统计上看,上年同期基数跌落的影响比较大。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都出现大幅度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1-2月份下降13.5%,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13%,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这些数据基数的大幅度下降,显著抬高了今年1-2月份的同比增速。我们通过计算两年平均增速剔除低基数的影响。以工业生产为例,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只有8.1%。但大家可以看到按照惯常的同比增速,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是35.1%,可以说这个低基数对同比增速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用同样办法,两年平均增速算下来,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从这些数据综合来判断,经济总体上处于恢复进程中。 今年1-2月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个方面,生产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市场销售保持增长,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2019年同期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1.7%。进出口增势比较快,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9.3%。 第二个方面,就业物价总体稳定。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比1月份略上升0.1个百分点,主要受春节因素和局部地区聚集性、散发疫情影响;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降幅收窄,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 第三个方面,创新动能稳步增强。表现在几个领域,首先新产业快速增长,1-2月份高技术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这两个速度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1%的增速。新业态增势较好,就地过年带动了网上购物快速扩张,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6%,两年平均增长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新产品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的产量两年平均增速达到30%以上。 第四个方面,市场活力继续提升。从生产要素角度观察,生产要素趋于活跃,1-2月份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48.1%,两年平均增长7.5%。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2.2%,两年平均增长6.1%。企业预期总体向好,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4%,都是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整体企业的预期是在向好。 综合上面情况判断,今年1-2月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定恢复的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是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所以还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近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已经完成,请问目前人口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呈现出哪些新变化?近期东北等地人口外流、老龄化加深的问题再度引发热议,从普查数据来看这一问题到底严不严重?  刘爱华: 首先感谢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关注。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展到了*后的数据审核汇总阶段。我们初步打算在4月上旬召开发布会,向大家公布这次普查的结果。因此很抱歉今天暂时没有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在4月份关注我们的发布会通告,欢迎大家参加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我们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结果,包括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方面面的数据。 刚才你还提到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政策情况,有关部门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出台后,会根据数据结果进行研究。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根据您刚才通报的数据,我们看到2020年很多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在延续,比如增速达到8.1%,两年平均增速只有3.2%,如果说这个势头在2021年持续保持的话,中国如何能够实现我们的双循环目标,也就是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循环来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纠正几个数据。8.1%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两年平均增速,3.2%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年平均增速。我想你主要关注2021年经济发展走势是怎样的,从1-2月份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情况来看,可以说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 从趋势上来看,今年1-2月份主要指标不管从同比增速来看,还是两年平均增速来看,都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恢复态势,这种延续为整体经济的持续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要素支撑看,中国经济的物质基础比较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日益彰显,可以说是我们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的信心所在。 从政策支撑看,刚刚结束的“两会”指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继续为企业纾困,政策保持延续性,不急转弯,根据具体的形势变化进行调整完善,促进经济基本盘的稳定。可以说,这些政策对经济形势的复杂严峻是有预见性的,也是有准备的。 尽管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比较多;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犹存,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但是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是比较多的,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恢复的态势。 界面新闻记者: 请教有关消费和投资,在前两个月扣除基数因素以后,他们的实际恢复距离潜在增长水平还有多大距离?另外,在消费和投资的具体领域中已经恢复的有哪些领域?存在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又有哪些领域?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非常专业的一个问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扣除基数影响以后两年平均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增长1.7%。从这两个数据大家可以作出判断,现在消费和投资都仍然处于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 首先看消费,消费市场在今年前两个月呈现出三个特点:*个特点,商品销售加快复苏,餐饮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1-2月份,商品零售两年平均增长3.8%,餐饮收入下降2%,说明餐饮消费还是受到局部地区的聚集性和散发性疫情影响,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第二个特点,升级类商品增速比较高,基本的生活消费保持了稳定增长。在升级类商品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两年平均增速都达到了18%以上,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速。基本生活消费类如粮油食品类消费两年平均增长10.3%,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第三个特点,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实体店铺呈现恢复性增长。今年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增长4.1%。在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实体店铺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背景下逐渐恢复性增长。这是消费市场呈现的三个基本特点。 刚才问到哪些地方增长得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接触性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餐饮消费还是受到一定影响。 再看投资,今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7%,增长比较快的是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可以说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的投资是在普遍加快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社会领域投资增长8.8%,其中卫生领域投资增长20.3%。从这些数据来看,投资也表现出恢复性增长,尤其是更好地发挥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在投资领域目前恢复比较慢的是制造业投资,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3.4%,恢复的势头还是比较缓慢,这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投资能力的恢复、投资信心的恢复,尽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毕竟疫情防控的压力还是存在的,外部的环境还比较复杂严峻,所以制造业投资恢复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今年春节期间就地过年给商场带来积*影响,另一方面1月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环比下降,总体来说就地过年到底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就地过年是今年的新事物,很多地方今年都倡导就地过年,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措施,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刚才在很多指标的表现中都提到了就地过年带来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就地过年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企业的影响不太一样。比如对工业生产来讲,就地过年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统计局开展的快速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工业企业员工放假时间缩短到7.5天,这和往常年份比明显缩短,放假短了就带来了员工节后复岗率比较高,开工时间相对比较长,对工业生产就起到提振作用。就地过年对服务业行业,比如长途旅行之类的交通运输方面,可能就有抑制作用。所以,就地过年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再有,在消费不同领域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从监测结果来看,就地过年对城市的文娱类行业有拉动作用,比如电影的票房收入是比较高的,对城市的消费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对网购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大家自己不能回家过年,可以通过网购给亲人购买*物,对快递业也是促进作用。 从城乡市场变化的情况来看,就地过年的影响也有所体现。比如,1-2月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3.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1.3%,也就是说城镇消费快于农村。我们观察近两年数据,这个数据的趋势和前两年表现出来的规律不太一样。前两年一直是乡村市场消费快于城镇,今年在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城镇消费快于乡村了。 所以说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数据继续挖掘下去,在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体现。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2月末的城镇调查失业率5.5%,去年12月末的时候这个数字5.2%,前两个月新增就业148万,全年目标是1100万,请问整体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怎么判断?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 从数据来看,2月份的城镇调查失业率5.5%,这个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和局部地区疫情的影响,比1月份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但是比去年2月份是下降了0.7个百分点。所以,尽管有一些因素对这个数据造成了干扰,但总体上看没有改变从去年年初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大趋势。去年年初受疫情冲击影响,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度达到6%以上,是去年的一个高点。后来在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支持下,各地加大了稳岗扩岗激励政策,就业政策全面强化,企业和员工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共同克服困难,各个地区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从去年2月份以后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就业压力得到很大缓解。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86万人,远远超过年初设定的目标。到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2%,呈现总体稳定、持续下行的态势。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全年新增就业目标1100万人,从需要就业的重点群体来看,今年新毕业大学生达到909万人,应该讲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同时,保持就业总体稳定我们也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具体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有利于就业形势的稳定。第二,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就业政策继续强化,聚力增效,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同时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不松劲儿,继续强化将为化解就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服务业将会恢复性发展。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总就业岗位近一半,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效果的持续显现,服务业将呈现恢复性发展,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是两年平均增长6.8%,可以说是恢复性增长,在这种趋势下,服务业将更好地发挥就业的“蓄水池”作用。第四,灵活就业的潜力比较大。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的模式层出不穷,这些都有利于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总体上看,虽然就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压力,但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实现就业总体稳定。在就业压力存在的同时,就业市场的一些结构性矛盾*近也有所显现,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错配。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些企业反映招工难问题,一些有技能的人才、熟练工的招工难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也表明了经济恢复进程中的不平衡,一方面有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恢复过程中也开始出现。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刚才您一直在说受2020年同期基数比较低的因素影响,从同比数据看今年1-2月份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比较高,这对于国内中小微企业和工商户来说大概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宏观上数字很好看,但是微观上他们的日子其实挺难过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反差?谢谢。  刘爱华: 小微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受到自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影响,生产经营确实面临着比较多的困难,从数据上的表现来看主要是不太稳定。2月份小型企业的制造业PMI在临界点以下,说明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比较多的生产经营困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包括鼓励资本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流动,促进融资成本的下降等。相信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恢复,经济循环的畅通,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小微企业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财经记者: 我们看到,这次的数据里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是环比有升有降的,同比涨幅较上个月有所上升,想了解一下2月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情况?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房价、房地产投资、土地成交等房地产市场各个领域数据,今年1-2月份也都受到了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所以有不同的表现。总体上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完善住房市场体系、保障体系都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也按照因城施策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不同的表现,及时采取各项调控措施,切实加强住房政策和人口、土地、金融政策的协同,相信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大原则指引下,房地产市场有条件、有基础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1月中下旬至今猪肉价格已经连续5周下跌,可否预计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情况?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猪肉供应形势如何?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猪肉价格的情况,这个月的猪肉价格同比、环比都出现了下降,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上个月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来看,猪肉价格下降了3.1%,上个月上涨5.6%。从数据可以看到,去年以来各地出台的支持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渐见到成效。从我局监测的生猪生产大县的数据来看,生猪出栏和存栏都处于持续恢复的过程中。未来随着生猪生产的逐步恢复,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回落。谢谢。 新华社记者: *近看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比较大,反映在我们的PPI的生产资料也在回升,您认为这一轮大宗商品包括PPI的回升是长期的趋势性的,还是短期的阶段性的?下一步对居民消费价格的传导有没有影响?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大家普遍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还是受到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的带动,从我们国内的PPI上也有所体现,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个月的0.3%有所扩大。从整体上对CPI的影响来看,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2%,其中食品、非食品价格都下降了0.2%。 未来一段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从食品价格来看,目前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我们的工业体系比较完整,工业的供给能力比较强,工业消费品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从服务价格来看,近年来,尤其是去年疫情发生后,服务业处于恢复增长的态势中。随着疫情防控成效的逐步显现,服务业供给会逐步增加,服务业价格有望保持稳定。从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来看,今年的翘尾因素和往年比是比较弱的,全年翘尾因素只有-0.1%。 所以,从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服务价格、翘尾因素来看,全年价格有望保持在合理适度的区间。谢谢。 新京报记者: 关于增速的问题,刚才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主要宏观指标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去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如何判断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是否可能出现一个两位数的增长,以及在这样一个低基数的推动下,如何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真实水平?谢谢。  刘爱华: 你的问题涉及到对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判断,还有对目前恢复水平的判断。 关于全年走势的判断,刚才已经作了一些回答,不管从经济恢复态势来看,还是从要素支撑、政策支撑来看,应该说2021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恢复的状态,是有基础、有条件的,我们也有信心。 从具体指标来看,去年是下降6.8%的低基数,表现在同比增速上,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同比的大幅增长。正像你刚才说的,怎么判断经济形势?从各个指标的表现来看,目前经过一些技术处理后,从两年平均来看,主要的指标都处于恢复性的增长进程中,但在恢复性进程中还存在行业之间、领域之间不平衡的现象,如一些接触性、聚集性行业的消费和服务,应该讲有一些指标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恢复中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从指标本身表现来看,还是指标互相之间的协调性来看,目前整体经济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当前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有学者认为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消费需求不足和需求端大幅提振不易,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您认为下一步加大需求侧改革,夯实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的内需基础有哪些着力点?谢谢。  刘爱华: 谢谢你的提问。目前消费的恢复,刚才说到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了3.2%。有一些领域恢复得是比较好的,还有一些领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比如餐饮消费。针对目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我们需要继续在消费上加力。从哪些方面呢?一是提高消费能力。通过稳定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改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巩固好疫情防控的成效,使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的信心得到不断提振。三是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比如汽车、家电的大宗传统消费。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培育包括网购在内的新型消费。发展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类消费。从这些方面着手来适应双循环的需要,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谢谢。 

友情链接: SITEMAP | 旋风加速器官网 | 旋风软件中心 | textarea | 黑洞加速器 | jiaohess | 老王加速器 | 烧饼哥加速器 | 小蓝鸟 | tiktok加速器 | 旋风加速度器 | 旋风加速 | quickq加速器 | 飞驰加速器 | 飞鸟加速器 | 狗急加速器 | hammer加速器 | trafficace | 原子加速器 | 葫芦加速器 | 麦旋风 | 油管加速器 | anycastly | INS加速器 | INS加速器免费版 | 免费vqn加速外网 | 旋风加速器 | 快橙加速器 | 啊哈加速器 | 迷雾通 | 优途加速器 | 海外播 | 坚果加速器 | 海外vqn加速 | 蘑菇加速器 | 毛豆加速器 | 接码平台 | 接码S | 西柚加速器 | 快柠檬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falemon | 快橙加速器 | anycast加速器 | ibaidu | moneytreeblog | 坚果加速器 | 派币加速器 | 飞鸟加速器 | 毛豆APP | PIKPAK | 安卓vqn免费 | 一元机场加速器 | 一元机场 | 老王加速器 | 黑洞加速器 | 白石山 | 小牛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迷雾通官网 | 迷雾通 | 迷雾通加速器 | 十大免费加速神器 | 猎豹加速器 | 蚂蚁加速器 | 坚果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银河加速器 | 猎豹加速器 | 海鸥加速器 | 芒果加速器 | 小牛加速器 | 极光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movabletype中文网 | 猎豹加速器官网 | 烧饼哥加速器官网 | 旋风加速器度器 | 哔咔漫画 | PicACG | 雷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