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 年 6 月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解读2020年1—5月份投资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持续收窄 高技术产业、农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丁勇解读2020年1—5月份投资数据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在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的作用下,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投资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均由负转正。2020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和一季度分别收窄4.0和9.8个百分点。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明显收窄   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5%;信息传输业投资降幅收窄9.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降幅收窄6.3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降幅收窄5.3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   二、民生领域投资增长   1—5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3.8%,增速比1—4月份加快6.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3.0个百分点,是自2017年以来的新高。   1—5月份,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1.8%,1—4月份为下降3.9%。其中,牲畜饲养业投资增长36.0%,家禽饲养业投资增长46.0%,谷物种植业投资增长1.7%。   1—5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6%,1—4月份为下降3.1%。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0.4%,增速加快7.5个百分点;卫生投资增长9.5%,增速加快4.8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由降转增   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1—4月份为下降3.0%。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1—4月份为下降3.6%。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0%,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6.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3%。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0.5%,1—4月份为下降1.7%。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25.4%,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25.2%,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增长0.8%。   四、制造业投资降幅收窄   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降幅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投资降幅分别收窄3.8和4.0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下降   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1—4月份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同比持平。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6.1%,降幅收窄4.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5.6个百分点。   六、民间投资继续恢复   1—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6%,降幅比1—4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民间投资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降幅收窄3.5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民间投资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降幅收窄5.6个百分点。   随着稳投资政策的显效发力,投资新开工项目继续呈现向好态势,1—5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7.9%,增速比1—4月份加快6.8个百分点。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2.1%和42.2%,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这些情况均表明未来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消费市场持续改善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解读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形势持续巩固,企业复商复市步伐加快,居民生活秩序明显恢复。特别是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多项政策促进下,居民消费持续改善,市场销售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一、市场销售持续好转,商品零售规模接近上年同月水平   消费市场延续逐步改善态势。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活动加快恢复,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好转。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2.8%,降幅在4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7%,收窄5.4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规模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5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0.8%,降幅比4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由降转升,同比增长2.5%,而4月份为下降1.5%。从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近八成商品实现同比增长,大多数商品零售比4月份好转。   二、升级类商品零售继续改善,居住类商品增速由降转升   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在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居民购车和换车需求持续释放,汽车市场销售回暖。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增速为2018年5月份以来次高值(*高值为汽车排放标准切换实施前的2019年6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增长7%,4月份为下降2.6%。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5月份乘用车综合销售量同比增长1.8%,而4月份为下降5.6%。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5.4%,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9.4和3.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4%,继续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居住类商品实现同比增长。房地产销售有所恢复,促进家电更新消费政策发力,居住类商品零售额由降转升。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3.0%和1.9%,而4月份分别下降8.5%、5.4%和5.8%。   三、新型消费加快增长,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加快恢复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继续加快。1—5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5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1%,快递业务收入增长25%。   餐饮和住宿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9%,在4月份大幅收窄15.7个百分点的基础上,降幅继续收窄12.2个百分点;外卖等餐饮服务快速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从客房收入看,5月份,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4月份收窄约10个百分点。   四、相关行业位于景气扩张区间,市场活力逐步恢复   行业景气度上升。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三个月在荣枯线以上,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以上,住宿业商务活动指数自2月份以来首次上升至荣枯线以上。   市场活力持续回升。据商务部监测,“五一”期间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8%,比4月份回升1.2个百分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人次环比增长37.6%,客流呈现快速回升趋势。   综合来看,在居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以及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的共同带动下,市场销售好转态势进一步巩固。下阶段,随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持续推进,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消费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解读2020年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略有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解读2020年5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0年5月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住房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价格略有上涨。   一、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略有扩大,二手住宅涨幅与上月相同或微扩   5月份,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5%、0.8%、0.3%和0.6%。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1.8%、0.6%、0.4%和1.6%。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7%和0.3%,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   二、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涨幅有所扩大;二三线城市涨幅延续回落态势   5月份,初步测算,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1%,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4%和2.0%,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2个百分点,均连续13个月回落。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8%和2.1%,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3个百分点,均连续14个月相同或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就2020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后,我们陆续收到媒体关注的问题,现综合回答如下:   1.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经济恢复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如何评价5月份经济表现?   答:5月份,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因素逐步增多,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总体上符合预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工业增长加快。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正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提高至73.2%。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上月为下降4.5%。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务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由降转升。   二是消费投资继续改善。市场销售回暖。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0.8%,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费继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零售改善。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3%,收窄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均由降转升。   三是新动能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持续升温,“直播带货”等异常火热,助力网上零售加快发展。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5月份,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圆片、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在70%以上。   四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较多带动消费价格涨幅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回落4.2个百分点。核心CPI保持稳定。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   五是企业复产率继续提升。我局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分别比4月底提高2.9、9.2、7.5个百分点。   六是市场预期保持平稳。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均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7.9%、63.9%,比上月上升3.9、3.8个百分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   当然也要看到,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进入二季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现反弹,是否会对下阶段全国经济恢复造成影响?   答:二季度以来,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积*因素累积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4月、5月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7.7%,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5月实现了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5%,收窄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3%,收窄9.8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与此同时,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4%。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   上述情况说明,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从后期情况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力有效,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二是宏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为企业新增减负预计超过2.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加大,这些政策将继续支持后期经济恢复。三是新动能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下阶段,要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促国民经济稳定复苏。   3. 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服务业回升势头能保持吗?   答: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   一是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1—4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同比增长36.6%。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增加,金融业稳定增长。5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房地产销售好转、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业生产改善。5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   二是交通运输业由降转平。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邮政需求回升,带动交通运输业恢复发展。5 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0.4%,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1.3%;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5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转为持平。   三是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明显恢复。5月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4.5、12.0、4.1个百分点。   下阶段,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但要看到,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百货店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9%。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仍低于60%。为此,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降,原因是什么?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如何?全年稳就业目标能实现吗?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密切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援企稳岗,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生产需求持续好转,为就业规模扩张、就业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2个月增长,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降幅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均连续收窄。二是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力保障了就业大局稳定。三是员工复岗情况持续好转。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员工复岗率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比上次调查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服务业企业比重分别提高0.6、1.7个百分点。   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调查失业率略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一是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疫后恢复较慢,吸纳就业受到一定影响。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同比少增137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二是就业不充分现象较为明显。5月份,约1.2%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就业状态,高于往年正常水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比上年同期减少0.2小时。三是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大。5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   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5. 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期CPI是否会持续走低?全年物价形势会出现“前高后低”吗?   答: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由于部分食品价格回落较多。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2月份以来持续回落。CPI涨幅回落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恢复生猪生产,取得积*成效。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涨幅连续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连续3个月回落;鸡蛋、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4.5%、8.5%,比上月扩大11.1、4.8个百分点。   后期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可能性较大。尽管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均有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对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或稳中有降的条件较多:一是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丰收在望,为稳定食品价格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生猪生产增加,猪肉价格对CPI推升作用回落;三是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对消费品价格传导较弱;四是翘尾因素影响也在回落,二、三、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将呈逐季回落态势。综合来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前高后低”可能性较大。   6.*近社会热议“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说法符合实际吗?对此您怎么看?   答:关于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数占全部户数比重为40%。五等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刊载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统计资料上。比如,《中国统计年鉴2019》第171页有2013-2018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中国统计摘要2020》第59页有2014-2019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   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下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稳企业保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0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2020年5月份C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PPI环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0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继续下降,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   5月份,国内疫情形势总体稳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好转。从环比看,CPI继续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5%,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8个百分点,是带动CPI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各地自产鲜菜大量上市,价格继续下降12.5%,降幅扩大4.5个百分点;生猪产能进一步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气温升高,消费进入淡季,价格继续下降8.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鸡蛋和鲜果供应充足,价格也继续分别下降4.8%和0.8%;休渔期来临,水产品供应减少,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1.3%。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非食品中,夏装新款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2%;受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液化石油气价格下降1.9%。   从同比看,CPI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回落4.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1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81.7%,涨幅回落15.2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上涨4.4%—19.4%,涨幅均有所回落;鲜果、鸡蛋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9.3%、14.5%和8.5%,降幅均有所扩大。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2.2%和2.1%,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5.1%、0.5%和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据测算,在5月份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1―5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1%。   二、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继续下降   5月份,工业生产进一步恢复,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下降的有20个,减少10个;上涨的10个,增加2个;持平的10个,增加8个。受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产品价格降幅有所收窄。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9.1%,收窄26.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4.0%,收窄5.0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2%,收窄1.8个百分点。上述三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比上月减少0.52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降转涨,上涨1.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降转平。此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受去年对比基数略高影响,PPI下降3.7%,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1%,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价格降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7.6%,扩大6.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4.4%,扩大4.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9.2%,扩大0.9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8%,扩大3.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8.0%,扩大0.7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4%,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据测算,在5月份3.7%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1―5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下降1.7%。

李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任重而道远

  近日来,社会各界对“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的情况给予了*大关注。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著名收入分配领域专家李实教授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您怎么理解“有6亿人每个月收入1000元”?   李实:对于近期网上热议的情况,作为长期研究居民收入分配的学者,我也很关心。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快速增长,但确实存在为数不少的低收入居民。   据有关数据推算,全国大约有6亿人的平均月收入为1000元左右,相当于6亿人的平均年收入为12000元左右。怎么理解这一情况,我想关键需要把握这部分居民的收入有高有低。6亿人的平均月收入为1000元左右,是对6亿人这个群体总体而言的,这就意味着6亿人中有收入高于1000元的,也有低于1000元的,并不是这6亿人的月收入都低于1000元或都高于1000元。但不管怎样,这充分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较为明显,14亿人口中有为数不少的居民收入仍需要提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十分重要,任重而道远。   记者:根据您掌握的情况,这6亿人大体是什么构成?   李实:从构成情况看,这6亿人不仅包括在就业、有收入的人口,也包括无就业、无收入的人口,如老人、儿童、学生等被赡养人口。这就证明,这6亿人中会有一部分居民月收入要比1000元高一些甚至高出相当幅度,也会有一部分人月收入要比1000元低一些甚至低出相当幅度。在利用这一数据时,认清这一群体的人口构成对正确认识数据反映的现象十分重要。   记者:有人认为平均工资也不是这个数,这里的月收入就是月工资吗?   李实:这里有两层意思需要说明。*层是工资是从业人员即劳动者的报酬,而收入是按家庭人口计算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一般多于从业人员,还包括无报酬的人口,所以家庭人均收入一般低于平均工资。而且这部分人群的平均月收入是低收入和偏低收入人口的平均收入,比所有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要低一些,甚至比其中部分人员的*低工资还要低。第二层是收入包括但不等于工资收入,月收入、年收入指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针对人口而言的,其中既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也包括家庭经营净收入如出售农产品净收入,家庭财产净收入如利息,家庭转移净收入如低保金等;既包括家庭现金收入,也包括家庭实物收入如农民的自产自用农产品折算收入,是家庭各渠道收入的总和。   这就说明,在观察居民收入时,需要把居民家庭各项收入都包括进来,不能仅仅理解为工资收入,才能对居民收入状况有更全面的把握。   记者:您对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还有什么建议?   李实:刚刚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保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充分表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   我们相信,随着“六稳”、“六保”任务的落实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居民收入仍将会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仍将会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6/01/t20200601_35010703.shtml)

友情链接: SITEMAP | 旋风加速器官网 | 旋风软件中心 | textarea | 黑洞加速器 | jiaohess | 老王加速器 | 烧饼哥加速器 | 小蓝鸟 | tiktok加速器 | 旋风加速度器 | 旋风加速 | quickq加速器 | 飞驰加速器 | 飞鸟加速器 | 狗急加速器 | hammer加速器 | trafficace | 原子加速器 | 葫芦加速器 | 麦旋风 | 油管加速器 | anycastly | INS加速器 | INS加速器免费版 | 免费vqn加速外网 | 旋风加速器 | 快橙加速器 | 啊哈加速器 | 迷雾通 | 优途加速器 | 海外播 | 坚果加速器 | 海外vqn加速 | 蘑菇加速器 | 毛豆加速器 | 接码平台 | 接码S | 西柚加速器 | 快柠檬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falemon | 快橙加速器 | anycast加速器 | ibaidu | moneytreeblog | 坚果加速器 | 派币加速器 | 飞鸟加速器 | 毛豆APP | PIKPAK | 安卓vqn免费 | 一元机场加速器 | 一元机场 | 老王加速器 | 黑洞加速器 | 白石山 | 小牛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迷雾通官网 | 迷雾通 | 迷雾通加速器 | 十大免费加速神器 | 猎豹加速器 | 蚂蚁加速器 | 坚果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银河加速器 | 猎豹加速器 | 海鸥加速器 | 芒果加速器 | 小牛加速器 | 极光加速器 | 黑洞加速 | movabletype中文网 | 猎豹加速器官网 | 烧饼哥加速器官网 | 旋风加速器度器 | 哔咔漫画 | PicACG | 雷霆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