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PPI涨幅扩大 价格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1年3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1年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由降转涨 从环比看,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C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6%转为下降3.6%,影响CPI下降约0.71个百分点。食品中,由于天气转暖,鲜菜大量上市,价格由上月上涨1.8%转为下降14.5%;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猪肉价格下降10.9%,降幅比上月扩大7.8个百分点;春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均由涨转降,降幅在0.2%—1.7%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6.6%和7.3%;春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其中,家政服务、洗车和美发等服务价格在春节后季节性回落,下降3.0%—5.3%;疫情好转后,出行需求有所增加,飞机票价格上涨6.4%。 从同比看,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8.4%,降幅扩大3.5个百分点;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继续下降8.6%和2.6%,牛肉、羊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均继续上涨,涨幅在3.3%—8.2%之间;水产品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分别上涨8.1%和7.5%,涨幅分别扩大2.2和1.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0%,为近一年来同比首次上涨,主要是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1.9%和12.8%带动;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据测算,在3月份0.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3%,一季度核心CPI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涨幅扩大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中,价格上涨的有30个,上涨面达75%,下降的6个,持平的4个。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涨幅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5.3%,涨幅分别扩大2.3、0.8和3.2个百分点。受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7%,涨幅扩大2.4个百分点。近期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多,推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4.5%,涨幅扩大3.0个百分点。据测算,上述五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2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八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涨转降,下降3.1%。 从同比看,PPI上涨4.4%,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1%。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5%,扩大7.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3%,扩大9.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1.4%,扩大7.4个百分点。价格由降转涨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23.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上涨1.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6.9%,涨幅回落4.0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3月份4.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3.4个百分点。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卓创资讯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3月下旬与3月中旬相比,24种产品价格上涨,25种下降,1种持平。 2021年3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本期价格(元) 比上期 价格涨跌(元) 涨跌幅 (%) 一、黑色金属 螺纹钢(Φ16-25mm,HRB400E) 吨 4775.4 109.6 2.3 线材(Φ6.5mm,HPB300) 吨 4912.5 117.4 2.4 普通中板(20mm,Q235) 吨 5162.9 184.6 3.7 热轧普通薄板(3mm,Q235) 吨 5268.7 223.6 4.4 无缝钢管(219*6,20#) 吨 5614.4 64.1 1.2 角钢(5#) 吨 5074.3 141.6 2.9 二、有色金属 电解铜(1#) 吨 66101.6 -594.4 -0.9 铝锭(A00) 吨 17273.5 -243.4 -1.4 铅锭(1#) 吨 15111.9 346.8 2.3 锌锭(0#) 吨 21743.8 33.8 0.2 三、化工产品 硫酸(98%) 吨 510.0 19.3 3.9 烧碱(液碱,32%) 吨 460.2 16.3 3.7 甲醇(优等品) 吨 2238.2 -39.3 -1.7 纯苯(石油苯,工业级) 吨 6229.9 -185.4 -2.9 苯乙烯(一级品) 吨 8526.2 -421.7 -4.7 聚乙烯(LLDPE,7042) 吨 8940.7 -223.6 -2.4 聚丙烯(T30S) 吨 9426.5 -212.0 -2.2 聚氯乙烯(SG5) 吨 8733.8 -187.4 -2.1 顺丁胶(BR9000) 吨 13607.2 97.9 0.7 涤纶长丝(FDY150D/96F) 吨 7775.0 -328.6 -4.1 四、石油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LNG) 吨 3707.3 213.5 6.1 液化石油气(LPG) 吨 3952.5 34.7 0.9 汽油(95#国VI) 吨 7557.5 -64.6 -0.8 汽油(92#国VI) 吨 7306.8 -70.5 -1.0 柴油(0#国VI) 吨 6045.4 -152.0 -2.5 石蜡(58#半) 吨 7181.3 378.7 5.6 五、煤炭 无烟煤(洗中块) 吨 950.0 0.0 0.0 普通混煤(4500大卡) 吨 525.6 40.2 8.3 山西大混(5000大卡) 吨 605.0 50.0 9.0 山西优混(5500大卡) 吨 688.1 53.1 8.4 大同混煤(5800大卡) 吨 713.1 53.1 8.0 焦煤(主焦煤) 吨 1440.0 -42.9 -2.9 焦炭(二级冶金焦) 吨 2026.0 -271.4 -11.8 六、非金属建材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袋装) 吨 465.4 5.4 1.2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散装) 吨 417.4 3.9 0.9 浮法平板玻璃(4.8/5mm) 吨 2279.5 9.0 0.4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稻米(粳稻米) 吨 4076.1 -19.4 -0.5 小麦(国标三等) 吨 2538.1 -24.5 -1.0 玉米(黄玉米二等) 吨 2808.2 -41.4 -1.5 棉花(皮棉,白棉三级) 吨 15565.0 -611.9 -3.8 生猪(外三元) 千克 26.0 -1.9 -6.8 大豆(黄豆) 吨 5349.2 -78.4 -1.4 豆粕(粗蛋白含量≥43%) 吨 3299.0 -47.8 -1.4 花生(油料花生米) 吨 9475.0 -81.0 -0.8 八、农业生产资料 尿素(小颗料) 吨 2199.3 25.6 1.2 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 吨 2427.3 2.3 0.1 农药(草甘膦,95%原药) 吨 31800.0 1021.4 3.3 九、林产品 天然橡胶(标准胶SCRWF) 吨 13709.5 -891.9 -6.1 纸浆(漂白化学浆) 吨 6161.6 -169.7 -2.7 瓦楞纸(高强) 吨 4180.6 -35.7 -0.8 注:上期为2021年3月中旬。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存在时滞,两者的变动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监测内容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内容包括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类别与产品规格说明详见附表。 3.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4.监测方法 价格监测方法包括信息员现场采价,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询价等。 5.涨跌个数的统计 产品价格上涨、下降、持平个数按照涨跌幅(%)进行统计。 6.发布日期 每月4日、14日、24日发布上一旬数据,节假日顺延。 附表: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产品规格说明表 序号 监测产品 规格型号 说明 一、黑色金属 1 螺纹钢 Φ16-25mm,HRB400E 屈服强度≥400MPa 2 线材 Φ6.5mm,HPB300 屈服强度≥300MPa 3 普通中板 20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4 热轧普通薄板 3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5 无缝钢管 219*6,20# 20#钢材,屈服强度≥245MPa 6 角钢 5# 屈服强度≥235MPa 二、有色金属 7 电解铜 1# 铜与银质量分数≥99.95% 8 铝锭 A00 铝质量分数≥99.7% 9 铅锭 1# 铅质量分数≥99.994% 10 锌锭 0# 锌质量分数≥99.995% 三、化工产品 11 硫酸 98% H2SO4质量分数≥98% 12 烧碱(液碱) 32% NaOH质量分数≥32%的离子膜碱 13 甲醇 优等品 水质量含量≤0.10% 14 纯苯(石油苯) 工业级 苯纯度≥99.8% 15 苯乙烯 一级品 纯度≥99.5% 16 聚乙烯(LLDPE) 7042 熔指:2.0±0.5g/10min 17 聚丙烯 T30S 熔指:3.0±0.9g/10min 18 聚氯乙烯 SG5 K值:66-68 19 顺丁胶 BR9000 块状、乳白色,灰分≤0.20% 20 涤纶长丝 FDY150D/96F 150旦,AA级 四、石油天然气 21 液化天然气 LNG 甲烷含量≥75%,密度≥430kg/m3 22 液化石油气 LPG 饱和蒸汽压1380-1430kPa 23 汽油 95#国VI 国VI标准 24 汽油 92#国VI 国VI标准 25 柴油 0#国VI 国VI标准 26 石蜡 58#半 熔点不低于58℃ 五、煤炭 27 无烟煤 洗中块 挥发分≤8% 28 普通混煤 4500大卡 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 29 山西大混 5000大卡 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 30 山西优混 5500大卡 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 31 大同混煤 5800大卡 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 32 焦煤 主焦煤 含硫量<1% 33 焦炭 二级冶金焦 12.01%≤灰分≤13.50% 六、非金属建材 34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袋装 抗压强度42.5MPa 3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散装 抗压强度42.5MPa 36 浮法平板玻璃 4.8/5mm 厚度为4.8/5mm的无色透明玻璃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37 稻米 粳稻米 杂质≤0.25%,水分≤15.5% 38 小麦 国标三等 杂质≤1.0%,水分≤12.5% 39 玉米 黄玉米二等 杂质≤1.0%,水分≤14.0% 40 棉花(皮棉) 白棉三级 纤维长度≥28mm,白或乳白色 41 生猪 外三元 三种外国猪杂交的肉食猪 42 大豆 黄豆 杂质≤1.0%,水分≤13.0% 43 豆粕 粗蛋白含量≥43% 粗蛋白≥43%,水分≤13.0% 44 花生 油料花生米 杂质≤1.0%,水分≤9.0% 八、农业生产资料 45 尿素 小颗料 总氮≥46%,水分≤1.0% 46 复合肥 硫酸钾复合肥 氮磷钾含量45% 47 农药(草甘膦) 95%原药 草甘膦质量分数≥95% 九、林产品 48 天然橡胶 标准胶SCRWF 杂质含量≤0.05%,灰分≤0.5% 49 纸浆 漂白化学浆 亮度≥80%,黏度≥600cm³/g 50 瓦楞纸 高强 80-160g/m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回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7%、51.6%和50.4%,较上月上升0.5、2.0和2.1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位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步伐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长较快。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较上月略有增加。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但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 表1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PMI 生产 新订单 原材料 库存 从业人员 供应商配送时间 2020年3月 52.0 54.1 52.0 49.0 50.9 48.2 2020年4月 50.8 53.7 50.2 48.2 50.2 50.1 2020年5月 50.6 53.2 50.9 47.3 49.4 50.5 2020年6月 50.9 53.9 51.4 47.6 49.1 50.5 2020年7月 51.1 54.0 51.7 47.9 49.3 50.4 2020年8月 51.0 53.5 52.0 47.3 49.4 50.4 2020年9月 51.5 54.0 52.8 48.5 49.6 50.7 2020年10月 51.4 53.9 52.8 48.0 49.3 50.6 2020年11月 52.1 54.7 53.9 48.6 49.5 50.1 2020年12月 51.9 54.2 53.6 48.6 49.6 49.9 2021年1月 51.3 53.5 52.3 49.0 48.4 48.8 2021年2月 50.6 51.9 51.5 47.7 48.1 47.9 2021年3月 51.9 53.9 53.6 48.4 50.1 50.0 表2 中国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情况(经季节调整) 单位:% 新出口 订单 进口 采购量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 出厂 价格 产成品 库存 在手 订单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2020年3月 46.4 48.4 52.7 45.5 43.8 49.1 46.3 54.4 2020年4月 33.5 43.9 52.0 42.5 42.2 49.3 43.6 54.0 2020年5月 35.3 45.3 50.8 51.6 48.7 47.3 44.1 57.9 2020年6月 42.6 47.0 51.8 56.8 52.4 46.8 44.8 57.5 2020年7月 48.4 49.1 52.4 58.1 52.2 47.6 45.6 57.8 2020年8月 49.1 49.0 51.7 58.3 53.2 47.1 46.0 58.6 2020年9月 50.8 50.4 53.6 58.5 52.5 48.4 46.1 58.7 2020年10月 51.0 50.8 53.1 58.8 53.2 44.9 47.2 59.3 2020年11月 51.5 50.9 53.7 62.6 56.5 45.7 46.7 60.1 2020年12月 51.3 50.4 53.2 68.0 58.9 46.2 47.1 59.8 2021年1月 50.2 49.8 52.0 67.1 57.2 49.0 47.3 57.9 2021年2月 48.8 49.6 51.6 66.7 58.5 48.0 46.1 59.2 2021年3月 51.2 51.1 53.1 69.4 59.8 46.7 46.6 58.5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较上月上升4.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有所加快。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高于上月7.6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高于上月4.4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调查的21个服务业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新订单指数为55.9%,比上月上升7.0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较上月增加。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9.0%,比上月上升5.6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7.3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6.2%,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63.6%,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上涨幅度有所加大。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5.0%,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9.7%,比上月回升1.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用工景气度继续回升。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5.0%,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8%,比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7%,虽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8.1%,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表3 中国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商务活动 新订单 投入品 价格 销售价格 从业人员 业务活动 预期 2020年3月 52.3 49.2 49.4 46.1 47.7 57.3 2020年4月 53.2 52.1 49.0 45.4 48.6 60.1 2020年5月 53.6 52.6 52.0 48.6 48.5 63.9 2020年6月 54.4 52.7 52.9 49.5 48.7 60.3 2020年7月 54.2 51.5 53.0 50.1 48.1 62.2 2020年8月 55.2 52.3 51.9 50.1 48.3 62.1 2020年9月 55.9 54.0 50.6 48.9 49.1 63.0 2020年10月 56.2 53.0 50.9 49.4 49.4 62.9 2020年11月 56.4 52.8 52.7 51.0 48.9 61.2 2020年12月 55.7 51.9 54.3 52.3 48.7 60.6 2021年1月 52.4 48.7 54.5 51.4 47.8 55.1 2021年2月 51.4 48.9 54.7 50.1 48.4 64.0 2021年3月 56.3 55.9 56.2 52.2 49.7 63.7 表4 中国非制造业其他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新出口订单 在手订单 存货 供应商配送时间 2020年3月 38.6 43.0 46.1 46.4 2020年4月 35.5 43.4 47.0 51.0 2020年5月 41.3 44.3 47.8 52.9 2020年6月 43.3 44.8 48.0 52.1 2020年7月 44.5 44.9 48.1 51.9 2020年8月 45.1 44.6 48.5 52.4 2020年9月 49.1 46.3 48.5 52.2 2020年10月 47.0 44.9 48.7 52.3 2020年11月 49.0 45.2 48.8 51.8 2020年12月 47.5 44.7 47.0 51.2 2021年1月 48.0 44.0 47.4 49.8 2021年2月 45.7 44.0 45.9 49.8 2021年3月 50.3 45.9 48.2 51.8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加快。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2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40.1亿元,同比增长1.79倍(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比2019年1—2月份增长72.1%,两年平均增长31.2%。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52.2亿元,同比增长1.82倍;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62.5亿元,增长1.69倍;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45.2亿元,增长2.19倍;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16.9亿元,增长1.37倍。 1—2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88.4亿元,同比增长83.0%;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9294.2亿元,增长2.20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857.4亿元,增长57.5%。 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个行业减少,1个行业持平。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8.92倍,汽车制造业增长25.26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98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31倍,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9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19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1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58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04倍,纺织业增长1.4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5.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8.7%。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87万亿元,同比增长45.5%;发生营业成本13.99万亿元,增长43.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60%,同比提高3.15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26.90万亿元,同比增长9.6%;负债合计71.27万亿元,增长9.4%;所有者权益合计55.63万亿元,增长10.0%;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2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产成品存货4.60万亿元,增长8.6%。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2.92元,同比减少1.16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79元,同比减少1.38元。 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9.8元,同比增加19.7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42.4万元,同比增加41.6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7天,同比减少6.4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7.9天,同比减少14.5天。 表1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分 组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1-2月 同比增长 1-2月 同比增长 1-2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68726.6 45.5 139909.0 43.5 11140.1 178.9 其中:采矿业 6644.7 29.3 4559.6 24.3 988.4 83.0 制造业 147539.4 49.2 122434.0 47.1 9294.2 219.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4542.5 22.4 12915.3 22.1 857.4 57.5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47894.5 33.1 37706.0 30.1 3752.2 182.0 其中:股份制企业 123043.7 45.0 101977.6 42.9 7762.5 169.2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0450.2 50.4 33695.2 47.7 3145.2 219.1 其中:私营企业 62896.1 51.8 53940.9 50.5 3316.9 136.7 注: 1.经济类型分组之间存在交叉,故各经济类型企业数据之和大于总计。 2.本表部分指标存在总计不等于分项之和情况,是数据四舍五入所致,未作机械调整。 表2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分 组 营业收入利润率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 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 人均营业收入 资产负债率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 1-2月 1-2月 1-2月 2月末 2月末 2月末 2月末 2月末 (%) (元) (元) (元) (万元/人) (%) (天) (天) 总计 6.60 82.92 8.79 79.8 142.4 56.2 19.7 57.9 其中:采矿业 14.88 68.62 11.94 39.2 95.7 60.1 14.7 43.0 制造业 6.30 82.98 8.93 93.1 139.3 55.1 21.9 59.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90 88.81 5.89 40.4 257.1 59.1 0.8 44.5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7.83 78.73 7.37 59.5 229.3 56.9 14.2 42.0 其中:股份制企业 6.31 82.88 8.97 76.4 139.1 56.9 20.4 55.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7.78 83.30 8.66 91.7 151.9 53.3 19.1 69.0 其中:私营企业 5.27 85.76 8.89 107.4 112.9 57.9 21.6 56.3 表3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 行 业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1-2月 同比增长 1-2月 同比增长 1-2月 同比增长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总计 168726.6 45.5 139909.0 43.5 11140.1 178.9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579.1 41.1 2354.1 27.3 574.7 204.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241.9 -6.8 810.7 3.4 227.2 -28.7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767.2 63.9 580.1 53.6 95.9 3895.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84.4 36.1 261.1 25.3 64.8 146.4 非金属矿采选业 491.0 46.8 368.4 45.3 41.1 81.9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78.9 -2.6 183.4 -5.9 -15.3 (注1) 其他采矿业 2.1 425.0 1.9 533.3 0.0 (注2) 农副食品加工业 7641.3 33.9 6899.0 34.2 312.9 45.8 食品制造业 3127.3 31.6 2419.4 32.4 261.4 68.4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553.2 34.1 1557.5 30.2 494.7 66.0 烟草制品业 3432.6 19.7 869.3 15.0 533.8 27.1 纺织业 3075.5 38.9 2719.9 38.0 100.9 142.5 纺织服装、服饰业 1792.0 21.4 1515.1 21.5 78.3 42.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329.7 21.5 1143.5 21.5 67.6 26.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240.2 52.1 1117.3 53.3 38.8 52.8 家具制造业 964.1 49.7 804.8 49.2 41.9 210.4 造纸和纸制品业 2117.3 53.6 1792.2 52.8 154.3 183.6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939.2 47.0 789.1 46.5 43.6 169.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866.2 42.1 1620.8 42.7 75.7 63.1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7542.4 12.7 5982.1 1.9 555.1 (注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0450.4 45.9 8532.2 38.4 922.2 498.4 医药制造业 4182.5 37.7 2242.1 31.8 804.5 95.4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76.6 48.5 1130.3 43.1 66.2 688.1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837.2 58.0 3194.6 54.8 241.7 299.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959.3 49.5 6631.4 48.8 519.8 87.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401.0 52.5 11469.7 51.2 480.5 271.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404.1 48.1 7756.7 45.4 302.0 258.2 金属制品业 5675.1 64.6 4968.8 64.4 230.9 182.6 通用设备制造业 5831.5 63.0 4771.5 60.6 345.5 319.3 专用设备制造业 4661.0 66.0 3617.6 61.3 393.7 399.0 汽车制造业 12940.8 77.1 10966.7 74.8 832.3 2525.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476.3 51.7 1260.4 51.5 45.6 508.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9867.9 72.8 8412.6 72.2 457.0 430.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8569.8 55.8 16242.0 52.7 778.9 5891.5 仪器仪表制造业 1036.7 65.2 778.9 59.9 72.6 633.3 其他制造业 259.1 49.7 217.6 48.3 12.3 173.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919.9 97.4 862.8 100.5 28.9 103.5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69.1 9.3 148.2 8.6 0.5 -58.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2022.5 21.4 10769.4 21.7 682.8 44.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982.4 26.6 1745.3 24.0 134.8 110.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37.6 29.4 400.6 25.1 39.9 369.4 注: 1.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上年同期亏损18.7亿元。 2.其他采矿业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0.0亿元。 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年同期亏损21.9亿元。 4.本表部分指标存在总计不等于分项之和情况,是数据四舍五入所致,未作机械调整。 附注: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营业成本: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4、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5、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7、应收账款:指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8、产成品存货: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9、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单位:%。 1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单位:元。 12、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累计月数×12×100,单位:元。 13、人均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用工人数÷累计月数×12,单位:万元/人。 14、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总计×100%,单位:%。 15、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360×平均产成品存货÷营业成本×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应收账款÷营业收入×累计月数÷12,单位:天。 17、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18、在各表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栏中,标“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负数,即亏损;数值为正数的表明利润同比增长;数值在0至-100%之间(不含0)的表明利润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转为本期亏损;数值为0的表明利润同比持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标数据之间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据统计制度,每年定期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范围进行调整。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标准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而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变化。(二)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要求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对相关基数依规进行了修正。(三)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剔除跨地区、跨行业重复统计数据。 三、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四、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五、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 卓创资讯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3月中旬与3月上旬相比,29种产品价格上涨,19种下降,2种持平。 2021年3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本期价格(元) 比上期 价格涨跌(元) 涨跌幅 (%) 一、黑色金属 螺纹钢(Φ16-25mm,HRB400E) 吨 4665.8 -6.2 -0.1 线材(Φ6.5mm,HPB300) 吨 4795.1 11.2 0.2 普通中板(20mm,Q235) 吨 4978.3 43.1 0.9 热轧普通薄板(3mm,Q235) 吨 5045.1 35.8 0.7 无缝钢管(219*6,20#) 吨 5550.3 35.2 0.6 角钢(5#) 吨 4932.7 57.1 1.2 二、有色金属 电解铜(1#) 吨 66696.0 202.5 0.3 铝锭(A00) 吨 17516.9 293.6 1.7 铅锭(1#) 吨 14765.1 -262.3 -1.7 锌锭(0#) 吨 21710.0 311.2 1.5 三、化工产品 硫酸(98%) 吨 490.7 28.2 6.1 烧碱(液碱,32%) 吨 443.9 7.5 1.7 甲醇(优等品) 吨 2277.5 -9.3 -0.4 纯苯(石油苯,工业级) 吨 6415.3 -161.6 -2.5 苯乙烯(一级品) 吨 8947.9 -684.1 -7.1 聚乙烯(LLDPE,7042) 吨 9164.3 16.0 0.2 聚丙烯(T30S) 吨 9638.5 55.5 0.6 聚氯乙烯(SG5) 吨 8921.2 393.1 4.6 顺丁胶(BR9000) 吨 13509.3 211.8 1.6 涤纶长丝(FDY150D/96F) 吨 8103.6 38.0 0.5 四、石油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LNG) 吨 3493.8 173.8 5.2 液化石油气(LPG) 吨 3917.8 42.2 1.1 汽油(95#国VI) 吨 7622.1 219.8 3.0 汽油(92#国VI) 吨 7377.3 219.8 3.1 柴油(0#国VI) 吨 6197.4 173.3 2.9 石蜡(58#半) 吨 6802.6 508.0 8.1 五、煤炭 无烟煤(洗中块) 吨 950.0 0.0 0.0 普通混煤(4500大卡) 吨 485.4 18.8 4.0 山西大混(5000大卡) 吨 555.0 24.7 4.7 山西优混(5500大卡) 吨 635.0 31.6 5.2 大同混煤(5800大卡) 吨 660.0 26.6 4.2 焦煤(主焦煤) 吨 1482.9 -57.1 -3.7 焦炭(二级冶金焦) 吨 2297.4 -213.6 -8.5 六、非金属建材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袋装) 吨 460.0 -5.7 -1.2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散装) 吨 413.5 -2.6 -0.6 浮法平板玻璃(4.8/5mm) 吨 2270.5 58.7 2.7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稻米(粳稻米) 吨 4095.5 -2.0 0.0 小麦(国标三等) 吨 2562.6 1.3 0.1 玉米(黄玉米二等) 吨 2849.6 -65.6 -2.3 棉花(皮棉,白棉三级) 吨 16176.9 -350.9 -2.1 生猪(外三元) 千克 27.9 -1.3 -4.5 大豆(黄豆) 吨 5427.6 -14.9 -0.3 豆粕(粗蛋白含量≥43%) 吨 3346.8 -268.5 -7.4 花生(油料花生米) 吨 9556.0 -56.5 -0.6 八、农业生产资料 尿素(小颗料) 吨 2173.7 -6.2 -0.3 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 吨 2425.0 23.4 1.0 农药(草甘膦,95%原药) 吨 30778.6 916.1 3.1 九、林产品 天然橡胶(标准胶SCRWF) 吨 14601.4 -212.0 -1.4 纸浆(漂白化学浆) 吨 6331.3 -183.7 -2.8 瓦楞纸(高强) 吨 4216.3 -14.7 -0.3 注:上期为2021年3月上旬。 附注 1.指标解释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是指重要生产资料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与出厂价格不同,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既包含出厂价格,也包含有经营企业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互相影响,存在时滞,两者的变动趋势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监测内容 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内容包括9大类50种产品的价格。类别与产品规格说明详见附表。 3.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20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4.监测方法 价格监测方法包括信息员现场采价,电话、即时通讯工具和电子邮件询价等。 5.涨跌个数的统计 产品价格上涨、下降、持平个数按照涨跌幅(%)进行统计。 6.发布日期 每月4日、14日、24日发布上一旬数据,节假日顺延。 附表: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产品规格说明表 序号 监测产品 规格型号 说明 一、黑色金属 1 螺纹钢 Φ16-25mm,HRB400E 屈服强度≥400MPa 2 线材 Φ6.5mm,HPB300 屈服强度≥300MPa 3 普通中板 20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4 热轧普通薄板 3mm,Q235 屈服强度≥235MPa 5 无缝钢管 219*6,20# 20#钢材,屈服强度≥245MPa 6 角钢 5# 屈服强度≥235MPa 二、有色金属 7 电解铜 1# 铜与银质量分数≥99.95% 8 铝锭 A00 铝质量分数≥99.7% 9 铅锭 1# 铅质量分数≥99.994% 10 锌锭 0# 锌质量分数≥99.995% 三、化工产品 11 硫酸 98% H2SO4质量分数≥98% 12 烧碱(液碱) 32% NaOH质量分数≥32%的离子膜碱 13 甲醇 优等品 水质量含量≤0.10% 14 纯苯(石油苯) 工业级 苯纯度≥99.8% 15 苯乙烯 一级品 纯度≥99.5% 16 聚乙烯(LLDPE) 7042 熔指:2.0±0.5g/10min 17 聚丙烯 T30S 熔指:3.0±0.9g/10min 18 聚氯乙烯 SG5 K值:66-68 19 顺丁胶 BR9000 块状、乳白色,灰分≤0.20% 20 涤纶长丝 FDY150D/96F 150旦,AA级 四、石油天然气 21 液化天然气 LNG 甲烷含量≥75%,密度≥430kg/m3 22 液化石油气 LPG 饱和蒸汽压1380-1430kPa 23 汽油 95#国VI 国VI标准 24 汽油 92#国VI 国VI标准 25 柴油 0#国VI 国VI标准 26 石蜡 58#半 熔点不低于58℃ 五、煤炭 27 无烟煤 洗中块 挥发分≤8% 28 普通混煤 4500大卡 山西粉煤与块煤的混合煤,热值4500大卡 29 山西大混 5000大卡 质量较好的混煤,热值5000大卡 30 山西优混 5500大卡 优质的混煤,热值5500大卡 31 大同混煤 5800大卡 大同产混煤,热值5800大卡 32 焦煤 主焦煤 含硫量<1% 33 焦炭 二级冶金焦 12.01%≤灰分≤13.50% 六、非金属建材 34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袋装 抗压强度42.5MPa 35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42.5散装 抗压强度42.5MPa 36 浮法平板玻璃 4.8/5mm 厚度为4.8/5mm的无色透明玻璃 七、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37 稻米 粳稻米 杂质≤0.25%,水分≤15.5% 38 小麦 国标三等 杂质≤1.0%,水分≤12.5% 39 玉米 黄玉米二等 杂质≤1.0%,水分≤14.0% 40 棉花(皮棉) 白棉三级 纤维长度≥28mm,白或乳白色 41 生猪 外三元 三种外国猪杂交的肉食猪 42 大豆 黄豆 杂质≤1.0%,水分≤13.0% 43 豆粕 粗蛋白含量≥43% 粗蛋白≥43%,水分≤13.0% 44 花生 油料花生米 杂质≤1.0%,水分≤9.0% 八、农业生产资料 45 尿素 小颗料 总氮≥46%,水分≤1.0% 46 复合肥 硫酸钾复合肥 氮磷钾含量45% 47 农药(草甘膦) 95%原药 草甘膦质量分数≥95% 九、林产品 48 天然橡胶 标准胶SCRWF 杂质含量≤0.05%,灰分≤0.5% 49 纸浆 漂白化学浆 亮度≥80%,黏度≥600cm³/g 50 瓦楞纸 高强 80-160g/m2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83亿元,同比增长36.4%。从环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43%。 分产业看,*产业投资1037亿元, 同比增长61.3%;第二产业投资12190亿元,增长34.1%;第三产业投资32009亿元,增长34.6%。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4.1%。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5.8%;制造业投资增长3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5%。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6.6%。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7.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2.3%;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0.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2.9%。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36.2%;中部地区投资增长49.4%;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6.5%;东北地区投资增长26.4%。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34.8%;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50.0%;外商企业投资增长22.9%。 2021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主要数据 指 标 2021年1-2月份 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35.0 其中:国有控股 32.9 其中:民间投资 36.4 按构成分 建筑安装工程 45.9 设备工器具购置 26.8 其他费用 13.2 分产业 *产业 61.3 第二产业 34.1 第三产业 34.6 分行业 农林牧渔业 59.9 采矿业 15.8 制造业 37.3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54.4 食品制造业 37.6 纺织业 24.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3.2 医药制造业 64.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8.8 金属制品业 34.7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2 专用设备制造业 60.2 汽车制造业 16.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40.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8.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5.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1.0 其中:铁路运输业 52.9 道路运输业 3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2.2 其中:水利管理业 47.2 公共设施管理业 42.3 教育 53.0 卫生和社会工作 57.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4.3 分注册类型 其中:内资企业 34.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0.0 外商投资企业 22.9 注:此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附注 1.指标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国有控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对控股。 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投资项目都属于国有控股。 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执行。划分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个体经营”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及代码的通知》(国统办字〔1999〕2号)执行。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基层统计单位均要填报登记注册类型。登记注册类型由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填报。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填报,未登记的,按投资者的登记注册类型或有关文件的规定填报。 其中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 2.统计范围 计划总投资 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调查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程序,对2020年2月份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1年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年 度 月 份 环比增速(%) 2020年 2月 -20.86 3月 4.51 4月 4.03 5月 3.63 6月 3.21 7月 2.84 8月 2.52 9月 2.25 10月 2.10 11月 2.07 12月 2.12 2021年 1月 2.51 2月 2.43 7.同比增速说明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两年平均增速说明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1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9%。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制造业增长3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8%。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股份制企业增长3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1.4%;私营企业增长43.8%。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8%,纺织业增长39.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2.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9.2%,汽车制造业增长70.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8.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9.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8.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6%。 分产品看,1—2月份,612种产品中有565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20953万吨,同比增长23.6%;水泥24129万吨,增长61.1%;十种有色金属1056万吨,增长10.6%;乙烯475万吨,增长26.7%;汽车385.5万辆,增长89.9%,其中,新能源汽车31.7万辆,增长395.3%;发电量12428亿千瓦时,增长19.5%;原油加工量11424万吨,增长15.0%。 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929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2.5%。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1—2月 *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35.1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17.5 制造业 … 39.5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49.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9.8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23.0 其中:股份制企业 … 34.2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41.4 其中:私营企业 … 43.8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2.8 食品制造业 … 28.8 纺织业 … 39.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0.8 医药制造业 … 41.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1.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4.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1.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7 金属制品业 … 59.5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9.2 汽车制造业 … 70.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48.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69.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8.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9.6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50 24.1 硫酸(折100%)(万吨) 1501 18.3 烧碱(折100%)(万吨) 627 17.7 乙烯(万吨) 475 26.7 化学纤维(万吨) 977 32.4 水泥(万吨) 24129 61.1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16081 9.3 生铁(万吨) 14475 6.4 粗钢(万吨) 17499 12.9 钢材(万吨) 20953 23.6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1056 10.6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645 8.4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8 85.4 工业机器人(套) 45433 117.6 汽车(万辆) 385.5 89.9 其中:轿车(万辆) 143.4 95.4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136.3 81.3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31.7 395.3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901 102.5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5725 111.9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20859 49.2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4448 48.8 集成电路(亿块) 533 79.8 原煤(万吨) 61759 25.0 焦炭(万吨) 7911 10.3 原油(万吨) 3208 0.4 原油加工量(万吨) 11424 15.0 天然气(亿立方米) 348 13.5 发电量(亿千瓦时) 12428 19.5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9390 18.4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292 8.5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584 23.4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915 49.0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247 25.8 产品销售率(%) 98.5 1.1(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9299 42.5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5、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20年2月至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1年1、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20年 2月 -22.10 3月 36.63 4月 1.89 5月 1.25 6月 1.29 7月 0.90 8月 1.02 9月 1.09 10月 0.78 11月 0.60 12月 0.65 2021年 1月 0.66 2月 0.69
(2021年3月15日) 国家统计局 1-2月份,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工业和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从同比数据看,受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一、工业生产增长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为近年来同期较高水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股份制企业增长3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1.4%;私营企业增长4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4.8%;制造业增长39.5%,两年平均增长8.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长5.5%。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9%、49.2%,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2%、13.0%。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载货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增速均超过100%,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0%。从环比看,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9%。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连续12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9.2%,高于上月1.3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逐步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从主要行业看,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51.4%、26.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1.8%、14.4%。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连续12个月高于临界点。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2%,高于上月7.9个百分点。 三、市场销售保持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552亿元,同比增长34.9%,两年平均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85亿元,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1.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0%;商品零售62651亿元,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多数商品销售增势良好,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5.6%,两年平均增速均为18.2%。网上零售持续增加。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7587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12亿元,增长30.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56%。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236亿元,同比增长3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两年平均下降1.6%;制造业投资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7.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3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9%,两年平均增长11.0%;商品房销售额19151亿元,增长133.4%,两年平均增长22.3%。分产业看,*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1.3%,两年平均增长1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4.1%,两年平均下降1.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4.6%,两年平均增长2.8%。民间投资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1.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49.8%。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5%、66.6%;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0%、53.0%。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月增长2.43%。 五、货物进出口增势明显,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54418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30588亿元,增长50.1%;进口23830亿元,增长14.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6759亿元。贸易结构改善。1-2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4.1%,占出口总额的60.3%。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6%,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2%,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 六、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回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2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7%,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2%。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1%、5.0%。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3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9%,衣着下降0.3%,居住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3.3%,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9.6%,粮食上涨1.5%,鲜果上涨2.2%,鲜菜上涨6.9%。分月看,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3%和0.2%,环比分别上涨1.0%和0.6%。 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分月看,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3%和1.7%,环比分别上涨1.0%和0.8%。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6%。 总的来看,1-2月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性增长,积*因素继续增多。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巩固经济稳定复苏基础,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附注 (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2021年1-2月份主要指标数据 指 标 2月 1-2月 *对量 同比增长 (%) *对量 同比增长 (%) 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35.1 (一)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 … 23.0 其中:股份制企业 … … … 34.2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41.4 其中:私营企业 … … … 43.8 (二)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 … 17.5 制造业 … … … 39.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19.8 (三)主要行业增加值 纺织业 … … … 39.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30.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 … 44.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21.6 通用设备制造业 … … … 62.4 汽车制造业 … … … 70.9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 … 48.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 … 69.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 48.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 19.6 (四)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亿千瓦时) … … 12428 19.5 生铁 (万吨) … … 14475 6.4 原煤(万吨) … … 61759 25.0 粗钢 (万吨) … … 17499 12.9 钢材 (万吨) … … 20953 23.6 水泥 (万吨) … … 24129 61.1 原油加工量(万吨) … … 11424 15.0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 … 1056 10.6 焦炭(万吨) … … 7911 10.3 硫酸(折100%) (万吨) … … 1501 18.3 烧碱(折100%) (万吨) … … 627 17.7 乙烯 (万吨) … … 475 26.7 化学纤维 (万吨) … … 977 32.4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 … 16081 9.3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 … 5725 111.9 集成电路 (亿块) … … 533 79.8 汽车 (万辆) … … 385.5 89.9 其中:轿车 (万辆) … … 143.4 95.4 (五)产品销售率(%) … … 98.5 1.1 (百分点) (六)出口交货值(亿元) … … 19299 42.5 二、服务业生产指数 … … … 31.1 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 … 45236 35.0 其中:民间投资 … … 26183 36.4 分产业 *产业 … … 1037 61.3 第二产业 … … 12190 34.1 第三产业 … … 32009 34.6 四、房地产开发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 13986 38.3 其中:住宅 … … 10387 41.9 办公楼 … … 675 22.8 商业营业用房 … … 1251 27.8 (二)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 … 770629 11.0 其中:住宅 … … 542503 11.2 办公楼 … … 31802 7.3 商业营业用房 … … 76346 2.5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 … … 17037 64.3 其中:住宅 … … 12736 68.5 办公楼 … … 452 48.8 商业营业用房 … … 1266 44.6 (四)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 … 13525 40.4 其中:住宅 … … 9862 45.9 办公楼 … … 439 10.5 商业营业用房 … … 1214 17.1 (五)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 … 17363 104.9 其中:住宅 … … 15609 108.4 办公楼 … … 259 56.4 商业营业用房 … … 754 66.4 (六)商品房销售额(亿元) … … 19151 133.4 其中:住宅 … … 17526 143.5 办公楼 … … 401 33.4 商业营业用房 … … 831 60.7 (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 (亿元) … … 30560 51.2 其中:国内贷款 … … 5201 14.4 利用外资 … … 10 -14.0 自筹资金 … … 8268 34.2 定金及预收款 … … 11002 96.3 个人按揭贷款 … … 4961 63.7 土地购置面积(万平方米) … … 1453 33.0 商品房待售面积(万平方米) … … 52425 -1.1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 69737 33.8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 … 24375 43.9 (一)按经营地分 城镇 … … 60552 34.9 乡村 … … 9185 26.7 (二)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 … 7085 68.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 … 1459 61.8 商品零售 … … 62651 30.7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 … 22916 42.9 粮油、食品类 … … 2828 10.9 饮料类 … … 439 36.9 烟酒类 … … 861 43.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 2262 47.6 化妆品类 … … 558 40.7 金银珠宝类 … … 545 98.7 日用品类 … … 1093 34.6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 1152 43.2 中西药品类 … … 879 16.9 文化办公用品类 … … 515 38.3 家具类 … … 223 58.7 通讯器材类 … … 1005 53.1 石油及制品类 … … 2738 21.9 汽车类 … … 6661 77.6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 221 52.8 六、进出口(亿元) 进出口总额 … … 54418 32.2 出口额 … … 30588 50.1 进口额 … … 23830 14.5 七、居民消费价格 … -0.2 … -0.3 食品烟酒 … 0.3 … 0.9 衣着 … -0.5 … -0.3 居住 … -0.3 … -0.3 生活用品及服务 … -0.2 … -0.1 交通通信 … -1.9 … -3.3 教育文化娱乐 … 0.6 … 0.3 医疗保健 … 0.3 … 0.4 其他用品及服务 … -0.8 … -0.9 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1.7 … 1.0 生产资料 … 2.3 … 1.4 采掘 … 6.8 … 3.9 原材料 … 2.9 … 1.0 加工 … 1.7 … 1.3 生活资料 … -0.2 … -0.2 食品 … 1.6 … 1.6 衣着 … -1.3 … -1.3 一般日用品 … -0.1 … 0.0 耐用消费品 … -1.8 … -1.8 九、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2.4 … 1.6 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3.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图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天然气、电力生产比上年同期增长较快,原油生产保持稳定。以2019年1—2月份为基期,原煤、原油、电力生产两年平均增长较为平稳,天然气生产两年平均增长较快。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同比较快增长,日均环比略有下降。1—2月份,生产原煤6.2亿吨,同比增长2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7.1%,两年平均增长8.2%;日均产量1047万吨,比上年12月份减少88万吨。进口煤炭4113万吨,同比下降39.5%。 港口煤炭综合交易价格高位回落。2月26日秦*岛港5500、5000和4500大卡煤炭价格分别为每吨613元、550元和494元,比1月22日*高价分别下降132元、124元和89元。 原油生产同比保持稳定增长,日均环比增产。1—2月份,生产原油3208万吨,同比增长0.4%,比2019年1—2月份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2.0%;日均产量54.4万吨,比上年12月份增加1.9万吨。加工原油11424万吨,同比增长15.0%,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5.2%;日均加工193.6万吨,比上年12月份增加0.1万吨。 原油进口小幅增长,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进口原油8957万吨,同比增长4.1%;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月26日布伦特原油现货离岸价格为65.86美元/桶,比1月4日50.37美元/桶上涨30.8%。 天然气生产同比较快增长,日均环比保持稳定。1—2月份,生产天然气3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5%,比2019年1—2月份增长22.5%,两年平均增长10.7%;日均产量5.9亿立方米,比上年12月份减少0.1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2080万吨,同比增长17.4%。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同比增长较快,两年年均平稳增长,日均环比有所回落。1—2月份,发电量124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比2019年1—2月份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4.7%;日均发电210.6亿千瓦时,比上年12月份减少24.1亿千瓦时。 分品种看,除水电外,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火电同比增长18.4%,以2019年1—2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长3.9%;水电增长8.5%,两年平均下降2.2%;核电增长23.4%,两年平均增长9.9%;风电增长49.0%,两年平均增长21.9%;太阳能发电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8.7%。 附注 1.指标解释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报告中的产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其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数据来源 进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其中1—2月份数据为快讯数据;煤炭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煤炭市场网;原油价格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4.天然气单位换算关系:1吨约等于1380立方米。 5.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为3.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63076亿元,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34.3%,两年平均增长1.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552亿元,同比增长34.9%,两年平均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85亿元,同比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1.3%。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62651亿元,同比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餐饮收入7085亿元,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0%。 1—2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7587亿元,同比增长32.5%,两年平均增长1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12亿元,同比增长30.6%,两年平均增长1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1.6%、44.3%和25.1%,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3.8%、8.7%和16.0%。 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指 标 1—2月 *对量 (亿元) 同比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9737 33.8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63076 30.4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 24375 43.9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4412 30.6 按经营地分 城镇 60552 34.9 乡村 9185 26.7 按消费类型分 餐饮收入 7085 68.9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459 61.8 商品零售 62651 30.7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 22916 42.9 粮油、食品类 2828 10.9 饮料类 439 36.9 烟酒类 861 43.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262 47.6 化妆品类 558 40.7 金银珠宝类 545 98.7 日用品类 1093 34.6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152 43.2 中西药品类 879 16.9 文化办公用品类 515 38.3 家具类 223 58.7 通讯器材类 1005 53.1 石油及制品类 2738 21.9 汽车类 6661 77.6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221 52.8 注: 1.此表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注 1.指标涵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但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统计范围 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3.调查方法 对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4.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的结果,对2020年2月份以来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1年1、2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20年 2月 0.94 3月 0.87 4月 0.99 5月 3.84 6月 1.25 7月 0.52 8月 1.21 9月 4.77 10月 0.56 11月 1.36 12月 1.26 2021年 1月 -1.40 2月 0.56 5.为了消除春节日期不固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数据的可比性,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历年1—2月份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 6.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